老外為何喜用Yangtze River (揚子江)表示長江?

标签:
历史知識長江揚子江 |
分类: 历史 |
小時候,「揚子江」是一個很神祕的名詞。
每個大人都知道「揚子江」是長江的別稱,
卻沒人知道其中的緣由;
更讓我驚訝的是,
早期的外文地圖都用Yangtze River
(揚子江)表示長江。
老外對「揚子江」一詞為何情有獨鍾……
【長江下游】
長江,全長6300公里,各河段自古以來都有不同的習稱。
長江下游從南京至入海口,隋朝以後,習稱為揚子江。
【揚子津 → 揚子江】
揚子江,因揚子津渡口而得名。
揚子津,位於揚州城南20里處的長江北岸,自古就是重要的渡口;
隋朝大運河開通後,位於兩大動脈交會點的揚子津更加繁榮。
久而久之,人們把這段大江稱為揚子江。
【傳教士】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傳教士利瑪竇首次進京,此後有越來越多傳教士北上。
傳教士們從澳門乘船,沿海路轉入長江,
再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上圖小紅框,為揚子津)。
由於他們最先接觸的是揚子江這段長江,誤以為整條長江都稱為揚子江;
『Yangtze
River』這名詞傳至歐洲,繪入地圖中,從此廣為流傳。
【老外 → 全中國】
隨著東西文化交流,
時至今日,不只是老外,全中國也通稱整條長江為揚子江。
至於,揚子江原本指的是「長江下游的一小段」,則鮮為人知。
【揚子江風雲】
台灣的情況也很有意思。
台灣長一輩的人都知道揚子江是長江的別稱,
因為1969年李麗華主演的諜報片《揚子江風雲》轟動全台,
當時幾乎每個人都看過。
不過,長輩們也是『只知長江有此別稱,不知其中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