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陈玺竹老师——《消除职业倦怠激发正能量——职业倦怠调适与压力管理》(2天)--课程大纲

标签:
陈玺竹陈玺竹国家二级心理咨陈玺竹心理讲师陈玺竹心理培训师心理学老师陈玺竹 |
分类: 心理学老师陈玺竹 |
【课程背景】
士气低落、激情不再;执行不力、有令不行;
消极怠工、频繁跳槽;绩效下降、冲突加剧……
您个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心理疲劳、效率降低;决策困难、焦虑易怒;
面对工作,缺乏兴趣;面对家庭,矛盾愧疚……
您的情绪是否正深陷于这样的低谷——
焦虑、抑郁、恐惧、空虚、沮丧、愤怒……
您的身体是否正经历着这样的挑战——
失眠、头痛、血压升高、频繁感冒、心率紊乱……
当我们为各种千奇百怪的管理理论、战略方向争得面红耳赤时;当工作量越来越多、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时;您的成就感、快乐感、满足感、幸福感是否越来越低,甚至逐渐消失……
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是造成缺勤、离职、生产效率低下甚至工伤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亚健康,尤其是心理亚健康,正在成为经理人、团队绩效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大敌。
【课程收益】
本课程将三个重大的具有挑战性的热门话题联系在一起:职业倦怠、健康和压力管理,三者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高度相关。通过全面的、科学的认识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压力管理方法与策略,帮助您化解消极压力、妙用积极压力,全面提升压力应对水平,消除职业倦怠,促进身心健康,唤醒工作活力与激情,让您更健康、更高效、更幸福!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情绪、情感、行为等心理枯竭的现象。也称为工作倦怠、职业精疲力竭症、工作耗竭或职业枯竭。职业倦怠是工作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程度的状态,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是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情绪和行为特征。常常伴随以下13种典型症状:1、在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感,恶劣性情绪增加,容易烦躁或喜怒无常;2、人际关系不融洽,孤独感加重,朋友减少;3、刻意回避各种社交活动,有自闭倾向,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持消极态度;4、周期性的激动、焦虑、恐惧、沮丧、甚至绝望;5、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小毛病不断;6、对工作没有热情,总感到工作繁忙,心理压力过重;7、通过抽烟、酗酒、追逐异性等方式来回避现实;8、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十分无聊;9、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得过且过;10、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下降;11、发现忘记了许多事情、数字、朋友的名字和通常记得的地方;12、心力疲惫,丧失信心和自负自大;13、发现自己很难放松,经常烦躁和坐立不安。
目前,中国人对于“职业倦怠”这个名词还不太熟悉,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大家经常会提起“累”、“烦”。殊不知,由于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使我们渐渐的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失望、无助、疲惫不堪而又无可奈何,常常依靠一种“惯性”、“被动”和“忍受”来完成工作,甚至害怕工作、怀疑自己的工作目的和工作能力,疏离家人、朋友、同事……这些经历就是人们所说的“倦怠族”的常见表现,这些现象就是“职业倦怠”。显然,它在我们职场人士的身边已经屡见不鲜。
职业倦怠的危害不但会直接影响员工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甚至还会厌弃工作,最终会对自己、家庭及组织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危害极大。有研究表明,有三分之二的疾病和绩效降低与不能有效适应压力有关。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压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严峻的挑战!”
压力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组织问题。压力管理不仅仅是治愈“不健康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治愈“不健康的组织”。组织压力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团队和个人的绩效水平与持续发展,从组织的角度进行干预,实施全员压力管理计划是企业提升效率、稳健发展的重要途径。压力管理不仅仅涉及到组织绩效,更涉及到社会问题。
面临快速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加之变革时代的种种挑战,压力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应对变革发展成功的关键。不适当的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更加深刻的影响着组织的效率和文化。
压力管理已日渐成为一个组织提升团队绩效,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
压力管理已日渐成为一个职业人的必修课,也是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Ü
Ü
Ü
Ü
并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提升工作与生活品质,创造自我成就感;
力,有效疏导负性情绪,营造快乐高效的团队氛围,提升个人领导力与团队生产力;
【课程大纲】:
Ü 4、【自我检测】:您倦怠了吗? 5、国内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Ü 2、WHO对“健康”的定义 4、什么是“亚健康”? 5、“亚健康”的表现特征 6、“亚健康”的发生率 7、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表现 8、职业人群分类与倦怠表现 9、职业倦怠与常见疾病 10、职业倦怠与心身疾病
Ü 组织因素 职业特征因素 个人因素 2、引发职业倦怠的原因
性别因素
婚姻状况
学历因素
自尊水平
个体期望值
人际关系 3、职业倦怠的形成过程 成就感降低 淡漠退缩 情感衰竭
Ü 2、如何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3、压力适当论(Anderson,1987) 4、你了解人类压力的现状吗? 5、你想了解自己的压力水平吗?(课堂练习:Handout #9) 6、不良压力对个体的影响 --生理/心理障碍 --远离“过劳死”(课堂练习:Handout #10) --常见的身心疾病 7、不良压力对家庭的影响 8、不良压力对工作的影响 --谨防“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
Ü 2、三种常见的压力应对方式 3、易致病的应对模式 4、如何提高压力应对水平? 5、提高压力应对水平的三大因素 6、远离“亚健康”——生理层面提升抗压能力 --衡量健康的十项标准 --测测您的身体提前衰老了吗? --易被身体忽略的10个不健康信号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评估您的健康习惯 --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早死亡 --学会休息,为了走得更长、更远、更久 --达到个人最佳健康状态的10步
--人类的基本情绪 --情绪的真正来源 --常见的情绪处理方式 --有效管理情绪四步骤 --合理宣泄情绪——宣泄八法 --放松身心的技术:呼吸、冥想、瑜伽、太极、音乐治疗 --积极调节情绪:合理情绪疗法、PRP心理技术 8、远离“亚健康”——社会支持提升抗压能力 --人生三大护航舰 --我的家庭地图——两性篇、亲子篇、儿女篇 --我的社会支持系统 9、幸福人生,激发正能量 --你幸福吗? --何为幸福?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学研究 --高幸福感人的共同特征 --幸福是一种能力 --盘点我的幸福 --生命的最后十分钟 --感恩生命,历数恩典 --幸福人生的建议 --故事分享:善待我们的身、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