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业倦怠的意义
(2011-11-29 16:01:28)
标签:
陈玺竹积极心理学 |
分类: 职业倦怠专区 |
职业是人们生命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更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还是人们获取成就感、发展人际关系、建立自信心及安全感的重要方式。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生存状态都与其职业有密切的关系。职业可以保障一个人的经济生活,可以创造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满意的职业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也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对人生意义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
职业倦怠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职业“流行病”,它具有以下特点:
(1)波及人群广,可以涉及每一个行业的职业人士;
(2)波及人群层次复杂,可以从政府高级官员到基层管理人员、从经验丰富的“老手”到进入职场不久的“新人”、从高级白领到外来务工人员;
(3)波及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可以是职业的初级阶段、发展阶段,也可以是高级阶段;
(4)具有“传染性”,可以在同一工作场所间互相影响、互相感染、互相辐射;
(5)引起倦怠的原因复杂,可以是来自职业组织的外部压力,也可以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压力;可以是组织人际关系的压力,也可以是个体职业能力的压力;可以是职业生活边缘的压力,也可以是个体人格特性的因素。
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还会使个体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降低工作绩效,同时影响与家庭、朋友、客户的关系,对自己、他人和组织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迄今为止,因职业倦怠所导致的缺勤、离职、生产效率低下以及伤残和卫生保健等费用,给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造成每年数百亿美元的损失。我国近些年的研究也发现,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职业人士身心健康和职业绩效的首要问题。
国内2008年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4.6%的人有倦怠症状(轻度倦怠为20%,中度倦怠为43.2%,严重倦怠为10.8%)。其中,情感衰竭:严重者27%,中度者61%,轻度者仅有12%;玩世不恭:28%的职场人士表现为严重,48%的职场人士为中度。
国外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较早,也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2001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5个国家的医院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医院中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在美国,所有护士中有20%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而年轻忽视则有33%表示将在近期辞职。此外,教师的工作倦怠也引起了临床心理学家的重视,据统计,有30%~35%的美国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而5%~20%的人则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社会问题频繁发生,大量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急速的社会变革、科学的日新月异,给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带来活力和生机的同时,也给参与变革的人们带来了压力和危机;特别是在职场上更会有切身的体会。重压之下,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很令人担忧。因此,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认识职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倦怠问题,及时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对更好的应对压力、适应社会、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预防职业倦怠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1)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减少心身疾病。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的时候,其各种生理及心理指标都会受到影响。在生理上表现出头痛、疲惫、胸痛、腹胀、内分泌失调、睡眠障碍等情形;在心理上表现出厌倦、力不从心、情绪烦躁、焦虑甚至愤怒、觉得丧失生活乐趣、恐惧社交等。这些症状都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的心身疾病。
(2)维持稳定的家庭结构。克服职业倦怠状态对建立稳定和谐的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职业是维持一个家庭生活所需经济来源的重要手段,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稳定才能得以保障。然而,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市场多变,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很难激发工作热情而获得良好的工作业绩,得到组织的聘用和肯定。一旦因职业倦怠而绩效不佳被解聘,家庭的经济收入锐减且负担倍增,这将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其次,良好的职业发展还给人们提供了实现自我的途径和保证,使人们在工作中体验成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如果因厌倦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或情绪耗竭,不能与他人很好的进行感情交流,既容易失去工作,也会使当事人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和不良情绪,这种消极情绪随时可能因迁怒于家庭成员而蔓延至整个家庭,从而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的幸福感下降。
(3)了解相关知识,能及早识别并调适倦怠。如果我们能尽早识别和重视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身心症状,以便适时的对这些“预警”信号作出适当反应,就可以及早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及时审视自己的职业状态,排出困扰职业发展的障碍,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防治职业倦怠的发生和发展,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4)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因为职业倦怠者工作时无快乐感,对人冷漠,心情不佳,不利于与人正常友好的交往。这种低迷的工作情绪、负性的职业价值判断、消极的职业前景预期和低下的工作效率等信息会在工作场所中蔓延,会给在同一环境中工作的其他同事予以不良暗示,导致团队整体的工作绩效降低。因此,组织的管理者应该重视并掌握改善员工职业倦怠的方法,这样既能帮助员工,又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组织绩效。
(5)促进和会的安定和谐。一些严重的职业倦怠患者经常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来对付压力,如选择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嗜好来逃避现实;再者,职业倦怠者对人冷漠、情绪不稳定,常常觉得世界不公平因而愤世嫉俗,容易产生攻击或自伤行为。这些均是构成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