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员工受挫后的行为表现

(2011-05-21 09:52:51)
标签:

陈玺竹

积极心理学

分类: 管理心理学

被经理批评后,张林的心情很不爽,满腹牢骚的开始工作。午餐的时候,有个同事跟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平时张林会一笑了之,但今天他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那位同事发生了冲突。事后张林很后悔,但他感觉当时确实无法控制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当员工遇到挫折后,必然会有一定的行为表现。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个性不同,行为表现也会各种各样。这些表现可分为理智性和非理智性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非理智性的行为反应。

1)攻击行为。根据约翰·多兰德的“挫折-攻击”理论,员工遇到挫折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当这种情绪发展到愤怒的地步时,就可能对阻碍满足自己需要的障碍做出反抗,形成攻击行为。那么,什么时候员工最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呢?这取决于受挫折的强弱、范围、频率和攻击反应可能受到的惩罚的程度。此外,员工对挫折的归因也会直接影响其是否产生攻击行为。当员工认为是他人或组织造成挫折事件的发生,特别是故意造成的时候,愤怒的情绪就会产生,相应的攻击行为就会出现。员工的攻击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攻击与转向攻击两种。直接攻击是把矛头指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转向攻击是把攻击的矛头进行转移,指向与挫折原因无关的目标。例如,张林不能冲经理发火,于是将愤怒发泄到开玩笑的同事身上。

2)退化行为。根据阿德弗的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退化反应是指人在遭受挫折后,做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似乎又回复到儿童时期的习惯与行为方式。有的人遭受挫折后大哭大闹、撒泼打滚,有的人受挫折后盲目的追随和相信别人。例如,一个平时有主见的员工在与上级管理者产生矛盾后,很可能听信那些关于自己上级的负面消息,矛盾越深,这种盲从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从职业生涯的角度看,一个人受到挫折,也可能从一定层次的职业阶梯位置下行,去从事那些简单、初级、低层次的工作,而不能做到职业维持和前进。

3)冷漠态度。冷漠是指个人受到挫折后不以愤怒和攻击的形式表现,而代之以一种貌似无动于衷的冷淡态度。当一个人在职业中受到挫折、又无法脱离这种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冷漠的反应,其结果是对工作丧失热情,以至消极怠工。根据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受挫折者绝不是没有心理上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只是将这种情绪反应暂时压抑下去,在外部行为上表现出对造成自己挫折的对象漠不关心、沉默冷淡的样子。冷漠反应与受挫程度、心理承受力和自信心强弱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弱,自信心不强的员工更容易以冷漠行为应对挫折。

4)固执反应。固执是指人受到挫折以后执意的重复某些没有目的的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重复性活动是没有效果的,是在做无用功。具有固执反应倾向的员工往往缺乏机敏的品质与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们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不断的重复过去的活动以图减轻心理上的焦虑。

5)妥协反应。员工受挫后,有时会采取妥协的方式来减轻心理的紧张状态。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遇到的情况与心里的想法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最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被迫服从,之后再设计合理的理由去解释,以减轻失调的紧张状态。具体来说,妥协反应有以下几种形式:

文饰作用:文饰作用是自我安慰,是指人们受到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失败进行辩解。这非常类似于平常所说的“阿Q精神”,一个学生考试成绩很差,会用“我不作死啃书本的书呆子”为由来安慰自己。

投射作用:一个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于别人身上。投射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例如,一个对别人抱有成见的人会认为别人对自己也有成见。自己内心深处有贪污动机的人,却常常宣扬别人收红包。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被害妄想是存在于自己内心的攻击行为的一种投射。

替代作用:当一个人确立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或者受到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达到时,就会设置另一个目标取代原来的目标,这就是替代作用。升华是替代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例如,人们将攻击等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转移到较高境界的艺术或运动上。替代作用又可称为“补偿作用”,即一个人从一种活动中遭受了挫折,就从另一种活动中谋求成功,以求得心理补偿。补偿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是个人扬长避短,通过正当努力来战胜挫折的过程。

反向作用:人们表现于外的行为或情感与他们内心的感受完全相反,称之为反向作用。反向作用往往是为了掩盖内心憎恨、敌视的情感。例如,过分的亲切与屈从,背后可能掩藏有憎恶与反抗的动机。

表同作用:表同作用是与投射作用完全相反的表现。投射作用是把自己不良品质强加到别人身上,而表同作用则是把别人具有的、让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这往往表现为模仿别人的言行举止,以别人的姿态风度自居。例如,有人把自己和在某项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或有名望的团体联系在一起,从而求得一些间接的荣耀,借此减少挫折的影响。

6)自我惩罚。有些员工遭受挫折后,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可能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产生万念俱灰的感觉。这种员工往往将自己作为发泄的对象,进行自我惩罚。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攻击行为,只不过对象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