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

标签:
亲子育儿青春期困扰家庭兴趣辅导班兴趣班 |
分类: 常见家庭困扰解读 |
现象:小星周末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上午学画画,下午学钢琴,周日还有架子鼓。这么多的兴趣班,孩子真的感兴趣吗?这些背后妈妈的期待又是哪些呢?
解读1:不适宜的兴趣班会让孩子“胜任感”下降
http://s7/bmiddle/6b61b3cat906ad6e933b6&690
通过兴趣班的学习,家长希望孩子来掌握一些技能和特长,在这种学习的过程当中,孩子会通过学习来获取一种“胜任感”,随之自信增加。这本是父母和孩子双赢的一种结果,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不适宜的兴趣班学习,孩子的“胜任感”反而降低,孩子的自信也会逐渐降低,希望家长能关注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家长行动的结果会和自己最初想达成的目的背道而驰。
解读2:兴趣班往往是家长希望增强孩子的“竞争力”
兴趣班,意味着掌握多种技能,往往在增加孩子的竞争力,对兴趣班追逐的家长,可能存在着在现实中对自己的“竞争力产生质疑”的现象,希望增加孩子在这方面的优势。
现实的社会竞争力分为两种:
这种隐性技能是一种通用技能,不属于某个方向,但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会用到。包括:自控力、目标及其达成、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坚持、主动、有影响力、有掌控感等等,也就意味着,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在学习着各种外在的技能,和内在的技能。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一味地关注外在技能,而对内在的技能忽视,甚至因为课程占用时间太多,减少了很多可以让孩子增长内在技能的经验,这种“得与失”,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
也就是说,在兴趣班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形成双赢的,如果父母能兼顾到这些隐形技能,孩子的竞争力反而会变得更强大。如果父母只是关注到这种外在技能所带来的结果,反而会失去一块。
http://s6/bmiddle/6b61b3cat906ae034f735&690
中国家庭困扰解决方案课题组(THS)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