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会长大的鞋子说课稿

(2014-01-09 21:40:2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说课稿

班:会长大的鞋子说课稿

 

各位老师中午好,今天很高兴为大家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会长大的鞋子,下面我来详细的阐述一下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与认识。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所以我选择了会长大的鞋子这个语言活动。《会长大的鞋子》是一首儿童诗,具有饱满的儿童情感,丰富的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这个语言活动适合中班的幼儿,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已经进一步发展,占优势,有意注意也正继续发展,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机械记忆为主,容易记却忘得快。鞋子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往往幼儿对这样普通又平凡的东西缺少一定的好奇心,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的了解这双普通的鞋子的特别之处,所以我选择了本次语言活动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引导作用。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目标一:通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理解诗歌所展现的想象境界。 

目标二:在感知诗歌运用想象手法的基础上,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目标三:发展想象创造能力,体会长大的乐趣。

2,: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一:通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理解诗歌所展现的想象境界。

教学难点:目标二:感知诗歌运用想象手法的基础上,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布鲁姆说过,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纲要中也说,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因此我为活动做如下准备

物质准备:1,生动形象的教学图片,便于幼儿理解诗歌,2,大小不一的鞋子数双 

学具准备:1、图画纸、水彩笔 

、说教法、学法

本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幼儿诗歌的掌握。

2启发提问法: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幼儿获得有关鞋子的想象

学法:

1多通道参与法让幼儿通过看听说画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说活动流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本环节我运用谜语导入法,引起幼儿对所猜测物品的兴趣。

1,我叙述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谜语,小朋友们来猜猜谜语中说的是什么?“ 有只小船放床边,一左一右不分离,明日宝宝早早起,撑着小船做游戏 。”你猜到了吗?幼儿回答:鞋子。

2,出示各种大小不一的鞋子。 
提问幼儿:这些鞋子分别有谁可以穿?(幼儿通过观察回答爸爸穿,妈妈穿,宝宝穿等。) 

3,教师小结:随着人的长大,我们的脚也会变大。所以,我们从小到大要买很多大小不一的鞋子来穿。老师这里有一双神奇的鞋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它有多神奇啊?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我以一个谜语作为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当我又说到一双神奇的鞋子的时候,激起了幼儿强烈的探知欲望。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二)学习诗歌《会长大的鞋子》 :本环节我运用直观演示法,启发提问法,让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我用夸张的语言讲诗歌朗诵一遍。然后我提问幼儿:这双鞋子神奇吗?幼儿回答神奇。我再提问:这双鞋子为什么会如此神奇?幼儿回答,它穿不坏,它会长大。

2,我拿出小图片,再次朗诵诗歌。并提问幼儿:请你说一说他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这样的鞋子的?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与讨论)我继续提问:鞋子是跟什么一起长大的呢?幼儿回答:脚。我暗示幼儿说:脚长大了,鞋子也跟着长大。我在提问:等我长成一个大人的时候,小鞋子也长成什么样了?幼儿回答:一双漂亮的大鞋子。

3,我再次朗诵,并提出要求。我说:这双鞋子啊,这么神奇,请你跟我一起说一说这双会长大的鞋子吧。我手指图片,放慢语速,用夸张的语气带领幼儿朗诵。

4,分男女小朋友朗诵。

5,朗诵完之后,我提问幼儿:这双鞋子是真的有吗?幼儿回答:没有。我继续提问:那这双鞋子是怎么来的。幼儿回答,是小朋友想出来的。我引导幼儿理解想象的意思,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有一双鞋子越长越大。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诗歌内容,要求理解诗歌的想象情境,要富有感情的朗诵,用夸张的语气暗示幼儿这是想象出来的。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并且机械记忆占优势,因此,我通过生动形象的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理解诗歌内容,并通过两遍的机械重复诗歌内容,帮助幼儿记忆。纲要中说:“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我鼓励幼儿进行猜测为什么想要发明这样的鞋子,并交流讨论。最后我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鞋子长大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想象”的意思,感受诗歌想象的意境。本环节达成了目标一,突破了教学重点。

(三)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学习仿编诗歌。本环节我主要运用多通道参与法,让幼儿在听过看过说过之后,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他们想发明的东西。

1,我提问幼儿:你还想发明什么东西?你发明的东西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这里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交流自己先发明的东西,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提问幼儿:你们想好要发明什么什么了吗?幼儿回答:想好了。我接着说:那想好的话,就请你们把你们想发明的东西画下来,好吗?

3,将幼儿的画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仿照诗歌的结构方式和想象方式,说一说你画的内容。我提问幼儿:哪位小朋友想和我们大家说一说他发明的东西?(例如:我想发明一定不会坏,会长大的帽子。头长大了,帽子也跟着一起长大。等我长成一个大人的时候, 帽子也长成了一漂亮的大帽子。)

 

纲要中有写到:“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里我采用了绘画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自己的仿编内容,增加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是仿编过程不枯燥。纲要中又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我设计了在幼儿绘画结束以后一个在集体面前交流的环节,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表达了自己的想象,并且体验了自己创作的成功感。本环节完成了目标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体验长大。本环节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谈论交流法。让幼儿体验长大的乐趣。

1,再次展示大小不一的鞋子,我说:“一个小小的你,有一天会变成大大的你。现在你穿着小小的鞋子,以后你会像你的爸爸妈妈一样穿着大大的鞋子。你现在是小小的个子,以后你会长成高高的个子。请你来交流一下,有什么事情现在小小的你不能做,但是大大的爸爸妈妈却能做的,比如小小的你还不会洗衣服,大大的爸爸妈妈会洗衣服。”鼓励幼儿大胆说,说错也没关系。我接着问:“你觉得长大快乐吗?”幼儿回答:“长大快乐的。”

2,教师小结:长大是一件快乐的事,长大以后你会做很多现在小小的你还不会做的事情。如果刚刚你没有说出来也没关系,请你用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回家仔细观察爸爸妈妈。把你观察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验长大不仅是要体验外表身材的变化,也要体验心理和能力的变化。有些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很好了,但是有些小朋友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最后安排请小朋友回家观察,把观察到的东西变成幼儿的经验。本环节完成了目标三。

(五)活动延伸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我设计了一下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语言区,引导幼儿继续进行仿编活动,在美工区,让幼儿绘画成制作“我的发明……”并将自己仿编的诗歌记录在上面。幼儿一日活动即教育,一日活动即课程,集体活动并不是学习活动的终结,区域活动的设计使幼儿得到了学习的巩固。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有效地丰富幼儿的语言,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