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我们该如何养老?

(2020-06-15 13:32:32)
标签:

养老

老龄化

情感

分类: 原创

未来我们该如何养老?

“等我老得不能照顾自己了,就去养老院,省得麻烦子女”,这是时下不少老年人的心声。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古以来,我们的“养老”观念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祖祖辈辈的习惯,许多老人宁愿在家过的差一点,也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在传统观念中,子女如果将父母送进养老院,会被视为不孝。一方面,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另一方面,子女生活压力日益增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年迈的父母。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是老人、子女非常纠结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难题。

我国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多年了,如今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平均年龄直追美、日。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先富后老”,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也决定了未来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步入老年后,容易产生孤独感,离不开子女的亲情陪伴,而身体上的毛病,又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所以,今后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机构?不少家庭对此思虑良多,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居家养老,顾名思义是居住在家里,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使老人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可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提供上门照料服务或托老服务。

大多数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人老了都喜欢落叶归根,换句话说就是喜欢在自己家里,有时候去别人家做客都会感到不自在,只有在自己家里才感到舒坦。家庭是老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人更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中安稳度日。这种养老方式,使老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照顾,还能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因此,居家养老无疑在舒适程度、生活习惯、隐私保护方面具有绝对性优势,而且符合老人不愿离家的心理,养老成本也相对较低。

但是,家政公司提供的服务大多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而且从事服务的人员,专业素养也不是很高。同时居家养老服务并不是24小时的,不可能对老人做到100%的照顾,所以居家养老在安全性、健康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机构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生活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养老机构能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常见的形式有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

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安全性和专业性较有保障,大部分养老机构都配有专门的看护人员,提供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而且针对有特殊需要的老人还开设特别护理服务。对于高龄、失能和独居老人来说,机构养老不失为更好的选择。另外,一些高端的或者与医疗机构有合作的养老机构还实行医养结合,医护人员随时可以解决急救问题。与居家保姆式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显然在许多方面更加周全、贴心和专业。

但是,机构养老收费高,养老成本相对较大。民办的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价格昂贵,公办的养老机构设施比较完善、价格适中,但一床难求,需要排队轮候。而且离家入驻养老机构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沟通与交流的缺失。

老了,在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争论了许多年,似乎现在还是居家养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对于子女的依赖程度必然不断提升。心理上,老人有时候特别像小孩,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或者遗弃感等负面情绪。情感上,老人需要孩子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生理上,年纪大了,老人的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健康了,需要别人来照顾。我们这一代人,响应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只生一个孩子,如今我们渐老,养老问题日益加剧,一个子女如何照顾两个长者乃至上一代的四个长者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子女面临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的压力,根本抽不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不仅常常导致父母更早地步入并且更长时间地经历着“空巢”的生活,且独生子女家庭不具备家庭养老所具有的客观基础。居家养老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负担,选择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或者新兴的“以房养老”,一方面获得专业全面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减轻孩子的生活压力。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们需要转变养老观念,过得舒服一点,好好享受余生。退休以后,要学会善待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总是为子女操心,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子女的未来是好是坏,要靠他们自己,长辈不要为儿孙操心太多,尤其不要事事代劳包办。

居家养老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优势,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养老的主要方式。加快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爱老人的氛围,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个公民都知道敬老养老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的愿望和需求,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使老年人真正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舒适生活,愉快地安享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