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复情绪,以静制怒

标签:
修身养性情感 |
分类: 修身养性 |
清晨,当你被窗外车水马龙的喧闹声吵醒,打开窗子,一股污浊的空气迎面而来,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了蓝天白云。你一觉醒来的好心情荡然无存,打开电视想看一下早间新闻,无休止的家庭纠纷、物价上涨、贪污腐败等话题挑拨得你怒不可遏,想吃早餐又被地沟油、假冒伪劣食品闹的没有了食欲。新的一天,你在心烦意乱、闷闷不乐中开始了… …。
诚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开启了社会的新文明,它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等变革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利的因素。残酷的竞争、下岗失业带来了生存压力,物价上涨、通贷膨胀增加了生活成本,我们生活的空间又充斥着交通拥堵、雾霾天气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难免让人生怒。
日常生活中,令人心绪不佳、寝食不安的因素有许多,但最常见的莫过于自个跟自个过不去——生闷气,大多是因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障碍或不顺心事时,便悟不透,想不开,钻了“牛角尖”。或是与别人过不去——生怒气,因受到不公正对待,与人发生冲突,或者被人误解、轻视时,一时冲动、头脑发热,便怒发冲冠,大吵大闹。无论是生闷气还是生怒气,对健康所致的危害都是一样。我国传统医学中说"百病皆生干气"、"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恐伤胃,忧伤脾",其中尤以怒气伤肝危害最大。
生气发作了伤肝,隐忍了伤脾胃,可是人总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不生气。最好我们能了解自己生气的模式,就能找出减少生气伤害的方法。
认识生气的危害。对发怒的危害在心理上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对自己控制怒气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当你知道了过盛的怒气会导致的一切严重后果以后,遇到让你十分生气的事情时,就不会过于激动,情绪失常,从而丧失理智,甚至因此致命。就算实在忍无可忍,在发怒的时候也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当调节情绪,不至于过分发怒,有助力于平息自己的怒火,从而减轻对身体的危害。
从根源入手。摘清楚让你发怒的事情的原委是十分有利于消除怒气的。大多数时候,让你发怒甚至非常气愤的事情其根源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是在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把它扩大化了。当你已经怒气冲天的时候,想一想事情的起因和根源,是不是真的值得你发那么大的脾气呢?与其动怒伤人害己,不如控制怒气冷静思考,找出事情的问题和矛盾所在,去理智的解决它,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及时将事情解决。如果是自己不能够处理好的问题,非常棘手的问题,也可以先不去解决它,先回避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一下,再想办法处理事情。
合理发泄。怒气也不能够光压制,不发泄,同样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学会合理的发泄怒气是十分必要的。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叫或者大哭一场,因为不会有人再去激怒你,所以怒气是比较容易泄掉的;找你的亲朋好友进行诉说,把心理的郁闷、痛苦和让你生气的事情说了出去产,怒气也自然消退了一大半,对于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是十分有利的。转移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学习或其他事情上去,不要总想着让你愤怒和生气的事情,还可以化愤怒为向上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转移注意力。人在发怒时大脑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转移怒的刺激物,就是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用以削弱或抵消发怒的兴奋灶,这是一种积极的制怒方法。例如,当要发怒时,可强制自己去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如有意识地唱歌、听音乐、欣赏书画,或到有利于放松自己的环境中去,如跟小孩玩耍,到公园去感受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气氛。这也是息怒的有效办法。
人生不过几十年的时光,与其满怀怨恨度过一生,倒不如凡事想得开一点,看得淡一点。当你面临使你发怒的事时,让这些怨气在心中消除,你就会活出另一番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