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儒子牛
儒子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14
  • 关注人气: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民族品牌哪里去了

(2013-09-18 10:08:16)
标签:

品牌

文化

情感

分类: 家国情怀

      我一直喜欢使用中华牙膏,一是价格合适好用,二是用了很多年习惯了,从没换过牌子,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本来以为是国产品牌,但是上网一查才发现:创立于1954年、拥有近60年辉煌历史的中华牙膏品牌,早在1994年就被欧洲联合利华买走了,不属于咱们中国了。

美加净是上海家化众多知名品牌的代表之一,诞生于1962年。自诞生以来,就将中国传统美容经典与现代生物科技进行完美的结合,不断推陈出新,温柔呵护中国广大爱美女性并为其熟悉和接受。1990年,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加净”为配合特定历史时代的吸引外资政策,同外资合资。然而合资后由于经营不善,美加净这个曾经著名的品牌,市场声誉逐年下降。

乐百氏是在国内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产品品牌,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饮料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之一,是一个承载力和延伸力都非常理想的食品饮料品牌;1999年初“乐百氏”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为数甚少的驰名商标之一。20003月,乐百氏与法国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法能集团合资,改制为外商独资公司。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 “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

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在全国电池生产行业可以说是首屈一指。2003年,南孚占据全国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总销量超过7亿只,产值7亿6千万。南孚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当年,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20038月,南孚突然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收购。这一事件当时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个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力量”——南孚电池怎么一夜之间就落入美国人手里?

还有一些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双汇”火腿肠、“金龙鱼”食用油、“汇源”果汁及“加多宝”凉茶等等,一大批熟悉的在国内创建发展起来的民族品牌如今都已变成外资企业。太可惜了,资本逐利,这些企业都占据国内市场话语权,要是他们哄抬物价,我们的生活岂不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2004年以后,由于我国积极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和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外资纷纷采取并购方式进入中国,而且直接并购我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一汽轿车被德国大众并购,四川长虹被荷兰飞利浦并购,美菱电器被德国西格玛并购等,其目的显而易见,即外资企业期望通过并购整合与控制我国相关行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标准是由一系列知识产权所组成,并由行业的龙头企业所主导,外资并购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就能主导行业技术标准而控制整个行业,我国被外资并购的企业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主导权而成为外资的加工车间。这样,相关的民族战略产业就不是掌握在国人自己手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民族企业需要精神力量,也许我们可以去参看一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二战后的日本是百废待兴,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当索尼开发出一款半导体收音机产品销往美国时,当地的经销商说:“你们索尼没什么名气,但美国人都知道我们的牌子,贴我们的牌子能一下子给你10万美金的订单。”当时索尼所有的流动资产也没有这么多。但创始人盛田昭夫经过认真考虑,拒绝了这个要求。二三十年过去以后,人家问盛田昭夫你在商业史上、你在索尼发展史上最好的商业决策是什么?他说我最好的商业决策就是拒绝10万美元的订单,从而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气节,做品牌,也必须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韩国三星更是让我们佩服,三星以前是生产电视机等中低端电器产品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公司陷入巨亏,债务竟然高达200亿美元,但三星公司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同样拒绝了很过跨国公司的并购要求,而是咬紧牙关,成功进行了公司转型,以高科技数码产品为主要产品,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企业的品牌之路,刚走了20多年,而且仅仅是这10年才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是品牌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为什么俄罗斯大肆驱赶中国商人,因为他们要的是品牌产品、品牌经营,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让中国企业在国外站稳脚跟,反而会成为廉价品的代表,完全在中国生产的耐克、阿迪达斯,贴上他们的牌子,价格可能就要翻10倍。江浙一带的很多小商品在国际上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说到底还只是产品而不是品牌,品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文化与管理能力的象征,没有品牌的国家,注定无法成为强者。

当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崛起的焦点话题时,品牌的意义就显得格外突出。我国的品牌对国家形象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我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一些新品牌脱颖而出。每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都有着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些发达国家当初也经历过“低价”、“模仿”和粗制滥造的阶段,才逐步打造出世界级的品牌,而更多的发达国家则通过政策性的保护和扶植措施,防止了民族品牌的流失。

就保护本土品牌面言,美国对内有《购买美国产品法》,对外有著名的“301条款”。前者规定,美国政府机构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购买本国产品,工程和相关服务也必须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此法历经70多年,不但从没有过实质性修改,反而美国国会还要定期对其追加一些特别规定。而“301条款”则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贸易收支因欧日崛起而恶化的情况下,将美国从积极的自由贸易政策带入了贸易保护主义。按照“301条款”,美国可以对任何“损害了美国商业利益”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从而为美国本土品牌提供最优厚的庇护。

为防止外资并购民族品牌,法国民族企业曾高举经济爱国主义大旗对外资并购设障。1999年沃尔玛想收购家乐福,法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撮合家乐福与另一家本土企业合并,成功抵御沃尔玛的入侵。十几年来,已有很多起外国公司的并购计划在法国“流产”,而重创几乎都来自法国政府的出面干预。以至于法国给世界留下了“经济民族主义”的印象。但法国人却认为,政府保护法国企业的利益,就是保护法国的形象、尊严与未来。

“日本人的左脸是松下电器,右脸是丰田汽车”,是现在“日本制造”给世界留下的印象。对日本政府来说,品牌战略则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要以品牌“树立日本的新形象”。日本政府就开始实行“日本品牌发展支持事业”。政府面向中小企业,募集和挑选具有日本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品牌,为其承担2/3的研发、宣传和推广资金,帮助其开拓市场。

如果你到过韩国,就会发现韩国满街跑的车都是韩国品牌———现代、起亚、双龙,几乎所有人用的手机都是三星、LG,甚至在韩国开外国车都会让人觉得可耻。就是韩国人这种强烈的“爱用国货”意识,使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韩国企业,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拥有了再投资和发展的能力,其中一些更是在数十年间成长为巨型跨国企业。三星是韩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在三星的成长初期,政府的呵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年韩国政府采取了“舰队式”发展战略,从税收到银行贷款,到市场准入,为企业大开绿灯,使之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三星这样的大财团都受到过政府从资金到政策上的巨大援助,有些优惠甚至违反了公平竞争法和金融法。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当时弱小的韩国企业或许根本无法抵御跨国企业的冲击。另外,作为企业,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其走向世界大品牌的关键,做事认真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企业归属感,更是韩国品牌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

民族品牌需要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更离不开社会大众的爱护。国家的保护好比空气,而社会大众爱护是民族品牌生长的土壤。国酒茅台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茅台承载了国酒的荣耀,伴随新中国的步伐走过了60年,见证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同仁堂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精神,历经百年,造就同仁堂国药的口碑,成为中药文化的代言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以购买行动来支持民族品牌。毕竟,品牌需要依附于具体的企业,要保护民族品牌,首先就是要让其背后的企业不至于倒闭。虽然民族品牌被外国资本收购不见得就是民族品牌的消失,但如果能让民族品牌在本土企业手里不是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