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2013-06-15 10:28:30)
标签:

父亲

责任

担当

分类: 文化传承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又是一年父亲节。在向天下的父亲表达敬意的同时,我们或许还该思考一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目前很多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由母亲负责,父爱教育失衡问题较为普遍。有专家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可取代,父亲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亲近,更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健康发展。不容回避的是,对于大多数父亲而言,为了养家糊口必须劳碌奔波,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主心骨角色,同时承受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现实中,父亲的角色定位无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都说父爱如山、沉默威严,尤其是中国父亲的爱最为隐忍。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之现代社会竞争的压力,“父教缺席”现象已成为孩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父教缺席”轻则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性格形成,重则使孩子误入问题少年的歧途。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无师自通学习做父母的。不同社会身份的父亲都想做一个“好爸爸”。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父亲,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一家之主,包括要挣钱回来养家,要教养孩子。母亲的天性就会非常关注孩子,但是教养孩子不能只是母亲一个人承担。为什么现在不少孩子性别模糊,男孩不像男孩,就是父亲缺位造成的。在教养当中,妈妈和爸爸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爸爸会更有创意、更阳刚、更理性、更有责任感。另外,爸爸参与教养当中,妈妈也会很开心,利于夫妻关系稳定。

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男子汉榜样。男孩对男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从父亲身上,男孩学习如何举手投足,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关爱女性。每个父亲都很容易从儿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每个儿子长大后,也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亲。充满男子汉气慨的男孩,其父亲的教养行为往往是果断的、具有权威性的。相反,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无能的、母亲是具有支配性的,那么,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男孩会表现出过多的女性化气质。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那些攻击性行为很强的男孩,往往有一个软弱、不起作用的父亲,而那些害羞、自卑的男孩,其父亲大多行为专横,对男孩漠不关心。

模仿是男孩性别角色形成的基本途径。父亲提供一种男性的基本模式,男孩通过观察与模仿学习男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问题。父亲也是儿子的玩伴,习惯用男性特有的力度和行为风格对男孩产生特殊的吸引力。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父亲的教育方式往往跟母亲是不一样的,父亲经常用不同的方式来抱孩子,而母亲通常每次都用相同的姿势,母亲抱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他,而父亲抱孩子则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父亲教育孩子往往只给他们划个大框框,为孩子留下较大的空间;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稳定性和安全感。当面临冲突时,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母亲倾向于立刻帮助孩子,而父亲却往往迫使孩子去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力,从而使孩子在意志品质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充分锻炼。

 

儿子在成长中所面临的难题,极有可能是父亲小时候曾经的困惑。父亲成长的经历与经验,可能成为儿子解决问题的钥匙。父亲和儿子有几乎同样的大脑结构,他们的体内涌动着同样的雄性激素。总之,父亲在培育儿子的男子汉气慨,在培养儿子的独立、负责、冒险和进取精神,在培育儿子的强健体魄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父爱如山--献给父亲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