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赞美

(2012-09-24 18:01:50)
标签:

杂谈

文化

生活

分类: 健康休闲

长期以来,总是黑白分明,不加论断,或者说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无须赞美或批评。人到中年,在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后,反思走过的路,方明白,生活需要赞美。

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会希望获得来自周围人的赞美,从而让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获得满足。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说喜欢被人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

  一个真心想赞美别人的人,在赞美时,会非常有针对性和分寸,知道哪些是讴歌,哪些是提醒,哪些是反对。关于赞美经典故事颇多,不胜枚举。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人们都喜欢热衷于评价伟人或社会名流,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人。仔细想来,还真有点不可思议。细细揣摩,问题还真不少,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自己,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正确的认知理念,如何去看待每个人的长处或者优点,学会赞美别人。

  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蜜的一种,赞美应该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新颖的语言,是有魅力的,有吸引力的。简单的赞扬也可能是振奋人心的,但是如果多次单调重复,也会显得平淡无味,甚至令人厌烦。一个相貌出众的女同事就曾说过,她对别人说她长得很漂亮,总是一笑了之。但是,熟悉的人反复这样说,让她感到很厌烦。

  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人心情愉悦,但赞美过度则会适得其反。过度的赞美会有阿谀奉承之嫌,给人一种虚情假意之感,如此则会招人嫌恶,更不会达到赞美的目的。

赞美一个人,当面说和背后说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当面说人家的好话,对方会以为我们是在奉承他、讨好他。当我们的好话是在背后说时,别人会认为我们是真诚、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情,并感激我们。

  对别人的赞美需要真诚,而真诚离不开真实,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方,必须符合事实。如果要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赞美的话,则需要了解对方的工作、生活经历。在一些严肃、紧张的场合下,利用细小的赞美来影响特定情形下的心理,往往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个气球再漂亮、再鲜艳,吹得太小,不会好看;吹得太大很容易爆炸。赞美就如吹气球,应点到为止,适度为佳。

  因此,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夸奖或赞美一个人时,有时候稍微夸张一点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别人也会乐意接受。但如果过分夸张,你的赞美就脱离了实际情况,让人感觉到缺乏真诚。因为真诚的赞美往往是比较朴实的、发自内心的。

  可以说赞美像风对于帆,像雨露对于种子,这种精神层面的鼓励能激发人的潜力。赞美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也是希望,是动力,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人,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事物。学会赞美,慷慨地敞开我们的胸怀,多容纳一些别人的优点,多种植一些快乐的绿阴,让别人和自己分享生活给予我们的快乐与欢笑。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赞美、乐于赞美、善用赞美。既然我们需要赞美,既然赞美可以让我们更上一层楼,催我们奋进,那就让我们学会赞美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