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开在库尔勒
(2021-01-21 11:13:25)库尔勒,新疆巴州首府,一个繁华的城市,这里以香梨闻名全国。
出库尔勒市,是无际的梨园,车行许久,似乎走到了乡村,梨树掩映中一个偏僻的小院,就是我们要找的蓝翔敬老院。我们的采访对象叫王丽萍,是敬老院的负责人。
与孔令媛的养老院比,这里真是不能同日而语。一个破旧的小院,几间简陋的房子,里边住着十来个老人,似乎都是失能失智。迎门的就是王丽萍了。王丽萍,人白皙、瘦、乌黑的头发去似乎是脱落成一绺一绺,王丽萍早年在兵团种果园,后来,在一家养老院做护工,因为她天性善良,那里的老人都喜欢她,说起做敬老院的起因,王丽萍打开话匣子:“实话实说,在那儿当服务员的时候,每天要给老人洗脸喂饭、擦拭擦尿,工作又脏又累,一开始,我整整吐了半个月,我有点干不下去了,这时,有老人说,小王你不要走。你走了别的服务员对我们态度不好,用被子砸我们,吵我们,我们老了不是来受罪的,说着,我也心里发酸,怕老人受苦,就接着干,后来,该回来打理果园了。临走,12位老人都哭了,老人恋恋不舍,说:你回去开个养老院,我们到你那去。我想我们都有老的这一天,兵团这样的老人很多,都辛苦了一辈子,如今都是天边的落日了,就答应老人:好吧,我回来。”
那是2006年,到2007年,她就下决心,租房子,建起小小的敬老院,也有叫它托老所的。看着简陋的敬老院,那是王丽萍东挪西借的钱才建起来,虽然简简单单五六间房子,王丽萍却为它倾尽了自己最大的心力,每看着它,王丽萍就觉得挺温暖、也挺骄傲。她说:“有人看了嫌弃我们条件差,但是真的,老人住进来,只要觉得心里舒服温馨就是最好。”
王丽萍爱说话,语速很快:“我去年才搬到这里,为这块地争取了三年,当争取地皮时,我拿着那张纸,我落泪了。好不容易啊,2007年,我下决心建养老院,当母亲知道时,哭了:说孩子咱不干这工作,又累又脏又苦,还担着太大的责任。母亲看我不动心,当时跪在地上,跪了三个小时,一个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我。没有。”
王丽萍的母亲是第一批河南支边青年,1956年来到库尔勒,那年她才16岁。一心来建设新疆,来了就住地窝子,当时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个梦到几十年后才实现,只要是兵团的人,都记得那个时候吃的苦、受的累,王丽萍的母亲也常给女儿话说当年的艰难和如今的变化。而王丽萍的过去记忆是小时候上学,而当年他们上学的时候就是铁炉子土坯房子,冬天新疆天寒地冻,他们就在漏风的土房子里读书,不久前她去了今天的学校,那教室操场真是漂亮,想想,日子就是从那时走过来的。
从苦熬苦干的日子走出来的母亲,总想让女儿过上安逸的日子,没想到女儿一心要做最苦最累的活,母亲苦说苦劝也劝不回头。于是,不说了。后来,在梨花掩映的偏远小院中,一个简陋却温暖的敬老院开办了,周围的孤寡老人和一些失能老人都聚到了一块,日子有了别样的温暖。
而王丽萍从早一睁眼,就提起精神、手脚不闲,每天给老人做饭喂饭、打扫卫生,擦屎擦尿,一下忙到老人睡下、而有时老人有病,日子就过的连轴转。日子久了,操心太多,人是越来越瘦,一梳头,头发一绺绺的掉,有些已盖不住头皮,而她依然提着劲,不停的操劳。
我们来的这天,正是农历8月15,中秋节,王丽萍给老人们买了月饼,买了刚下来的库尔勒香梨,又请了她的一个能歌善舞的同学,来敬老院给老人们演出一下民族舞蹈,她用尽自己的力量,想让敬老院的老人过个快乐的节日。这天太阳很好,老人们扶着拐杖,坐着轮椅,来到前院高高低低地坐下,一个年龄和和王丽萍差不多的女人,一身红色的民族盛装,合着录音机里的乐曲,激情四射的在小院里旋转着、舞动着,老人们脸上都露出笑容。王丽萍先忙着招呼老人,看老人都落坐,随即,自己也加入舞蹈中,在新疆,无论哪个民族,几乎人人能歌善舞,新疆的民族歌舞,令人听来看来如痴如醉,王丽萍的舞姿也很好看。乐曲响着,忽然,两个人的舞蹈中间又加上了一人,一个白头发的老太太也加了进来,她伴随着乐曲与王丽萍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何故,总觉得她有点怪怪的,而一时舞者成了三人,场面颇为热闹。8月15,中秋节,月饼、香梨、舞蹈,王丽萍用这样的方式,和这些老人们度过团圆的一天。
事毕,问及白发老太太,王丽萍说:“那是冯姐,是29团西区的,是个孤寡老人,她没儿没女,脑子有点痴呆,来到这里,大家对他很好,现在好多了,我感觉就像正常人差不多。我干了这13年养老事业了,觉得只要你付出了爱,任何事情都会转变。冯姐刚来时,脑子不正常,天天就吃馍馍,鸡蛋不吃、菜不吃,你就把她当亲人,多说说话,哄一哄,早年来兵团,老家是四川的,我就问她四川哪的,她说是南充的,他们社区领导把她送来,就留在这儿了。日子久了,她心里也暖起来,看我忙,就说妹妹你好辛苦,我可以帮你打扫卫生,我可以帮你做些事情。她最信任我,有时候我出去开会有时候一两天,她就不吃别人做的饭,我甚至都不敢去开会了,很心疼她,有时我走的时候就给她说:别人给你饭你就吃,他们都是好人你可不能饿着,后来,她就乖乖的听话了。现在每天,她的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原来不行,乱糟糟的,其实,如果你更多的把爱给他,她心里也清清亮亮,和我们正常人差不多。
我觉得有多大能力,我就做多大事情,我们带这些孤寡老人,有的来的时候背个尿袋非常痛苦,社区领导给我讲,你把他带去,我们写个协议,我说行,来了后他尿不出,换袋的时候,也特别痛苦,一个月一换,我就给老人讲,你把身体搞好,多喝点水,我就多操点心,提醒他活动、喝水,过了四个月后,老人的身体好了,尿袋就去掉了,排尿正常了,老人也不痛苦了。我就觉得我干了这么多年工作,就是要有爱心,你把爱给了他,他反过来给你的也是爱,也是温暖。”
因为有了温暖,许多老人像鸟儿一样把这里当成遮风避雨的家。在王丽萍的敬老院里,也有社会上一些无依无靠的人,这里有一个哑巴,从陕西来,他的两个弟弟都在库尔勒开车,哑巴找弟弟找到这里,就留下来,这边养老院刚开张,他就来到这个小院,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哑巴觉得有王丽萍在,这里就是可靠的家,后来,他的两个弟弟都老了,又一直是自由职业,没多少钱,三个孤寡老人凑在一起,到王丽萍的敬老院,希望能在这里共度余生。王丽萍知道这三兄弟的身世和现状,心生悲悯,就留下了这三人,只收取很低的费用,像冬天的取暖费都不受,这样的事儿多了,敬老院又是也常常入不敷出,为了补足所需费用,王丽萍的母亲和姊妹都为她慷慨解囊,而她更是每天都算着细账,她知道冬天安暖气,钱少可能安不上,就想尽办法:到棉花该摘的时候,她就找人帮助照顾老人,自己去大田里捡棉花,低着头,只管摘,一天忙下来能捡一百多块钱,忙上一个秋天,王丽萍可以捡到几千块钱,到天凉的时候,王丽萍就找人把暖气装上,她一步一步的走,走得很艰难,但到冬天,老人的屋里个个暖暖和和,王丽萍的心里感到特别安慰,熨帖。
王丽萍是个爱动感情的人,别人对她的恩,对她的情,老人们对她的信任和好,她都从心里深深的感动,而她也常有作难的时候,她说:“当没人的时候,我会流泪的,站在那默默流泪,因为自己去扛这么大个事情,有时候是真难,难得很了,就忍不住掉泪,掉泪你又不能让老人们知道,就硬忍着。虽说太难,可我还是挺爱这个事业,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不管是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因为爱才来到这个世上的,如果没有爱,我们都无法生存这个世上,我来到这个世界,有时候会觉得是地球上的一个过客。我想在我还活在地球上的时候,努力把自己的一点余热,把自己的爱献给我们社会的最弱的群体。我愿意做这些,让他们一日三餐有吃的,有温暖。”她知道,再难的路也得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再后来,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帮手,人挺善良,做事实实在在,来到养老院看了看,被王丽萍的精神所感动,也觉得一个女同志扛这么重的担子,实在是太不容易,就留了下来,愿意帮王丽萍共同做好这个事业。王丽萍太高兴了,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闯,如今总算有个同甘共苦做事业的人,她说:“我就觉得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不,是天下掉下个林哥哥。”这以后,就有人给老人做饭,打理各种事情,有事共同担当,王丽萍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去年,王丽萍把新房子建起来,今年,王丽萍把地坪打起来了,别人笑她做的慢,她说:我一点一点的去做,让老人吃的好一些,把环境搞得好一点,让一些低收入的老人也能来到我们这儿来颐养天年,人这辈子,不是说能挣多少多少钱,而是说,能给多少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王丽萍的墙上,挂了几幅照片,有的看来不仅年轻,人也比较丰满,挺有精神头。王丽萍让我看着照片,感慨中略有点自怜:“这是我2014年的照片,那时候还挺胖的,你看是多美丽的女人啊,唉,现在变得这么瘦这么弱,一直在瘦下去,到医院检查,说也没啥别的病,就是身体太虚弱。自己总是撑着劲儿干。女儿老抱怨我不顾自己也不顾她,只知道照顾老人。有时候女儿回来了过节,正给老人做饭,做完了安排老人吃好,完了再给女儿做,女儿一生气,啪一甩桌子,扭头就走,不吃!有时候在干这个事业,真的是亏欠了女儿,亏欠了孩子,想想心里也难受,但我只能先考虑这些失能的老人啊。”
看着王丽萍当年的照片,再看看眼前瘦削白皙的本人,头发还是黑的,却已经遮盖不住头皮,脸上细密的纹路,却也遮不住从内而外的灵魂的辉光,相由心生,而今王丽萍的面容蕴含着一种慈善的美,人能如此,舍己为人,那种灵魂之美是如此动人心魄。库尔勒处处梨园,累累垂垂的梨子挂了满树,我有点恍惚,如果春天,满树雪白的梨花,将会于王丽萍相映成辉。
梨树下,王丽萍说了最后的话:“我就是想,自己50多岁了,在这个世上,还有能发光的时候,我要用自己最后的余热,为这个社会和他们儿女给老人们尽孝,为社会倾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最后的余热和爱心,给这个世界人间留下来最美好的一份亮光。
走了,身后是果实飘香的梨园,我想,等春天来了,美丽的梨花又开的白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