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大原因让金花李娜法网“娜样红”!

(2011-06-05 00:56:32)
标签:

金花

李娜

法网

怒放

原因

体育

五大原因让金花李娜法网“娜样红”!

     在刚刚结束的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上,中国选手李娜直落两局,以2:0击败对手斯齐亚沃尼,历史性地成为亚洲首个跻身法网决赛并首个成功夺冠的女选手。

     在为李娜法网夺冠欢呼之余,在为她多年艰辛付出终于破茧成蝶喝彩之余,笔者更想探索的是,是什么原因让金花李娜在罗兰加洛斯“娜样红”?

 

     或许,金花李娜法网怒放有以下五大原因——

五大原因让金花李娜法网“娜样红”!

 李娜手捧奖杯de幸福时刻(背景为埃菲尔铁塔)

一、网管中心的“网开一面”为李娜的腾飞松开了翅膀。

     与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我国体育运动相比,在网球的运作方式上,我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借鉴了国外职业网球选手的管理模式,采取让球员“单飞”的方法,即:运动员们都是花自己的钱来从事这项运动——请什么教练,参加哪项比赛都由自己决定,这与中国现行的“举国体制”大相径庭。

     而李娜在法网的成功,可以说为网管中心当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抉择作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网管中心的“网开一面”为李娜的腾飞松开了翅膀,她也由此登顶了自己更高的人生舞台。

 

二、心态的成熟是李娜法网取得成功的最重要“资本”。

     技术优势的充分展现来源于心态的稳定。

     李娜这次法网的成功,新教练莫滕森的正确心理指导可谓居功至伟。

     丹麦人莫滕森此前是丹麦队的前戴维斯杯队长、网球赛事评论员。所谓旁观者清,莫滕森看球多年,一眼就看出制约李娜前进的瓶颈。莫滕森曾多次告诉李娜,“很多人打球都不错,有些场次更是发挥出色,你要学会接受失败。你要学会给自己失误的机会……”平时,莫滕森不会和李娜探讨过多战术方面的问题,而是用自己富有磁性的声音,鼓励李娜,点出她做得好的地方。

     其实,许多时候李娜也知道对手的漏洞在哪里,不过就是由于自己心态过于急躁而与机会失之交臂。而莫滕森教会李娜的,正是冷静分析比赛态势和调整心态——在今天决赛第二盘对手强势反击时,在全场观众一面倒支持对手时,李娜也一度出现了情绪波动。以前的李娜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接下来失误连连……可如今李娜已经不是以前的李娜,她学会了心态的调整,她经历了更多更困难的时刻,因此她无所畏惧,最终还是让心态会回归平静,并在抢7局零封对手,给比赛换来完美结局。

     显然如今的李娜已经能够自我调控,心理成熟的金花一姐也因此拥有了赢得冠军最难能可贵的资本。

 李娜横空出世书写传奇改写历史成亚洲第一人(图)

李娜在塞纳河畔接受各国记者采访

三、正确的技战术运用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没有好的战术,光靠技术去硬拼蛮干,也定然不会有法网的辉煌,这一点毋庸置疑。且以半决赛李娜与莎娃的比赛为例。

     莎拉波娃强大的实力,是众人皆知的,而1.88米的身高、惊人的回球力量、凶狠的底线进攻又是其制胜的几大利器。针对莎娃的特点,李娜这场球一反常态,进入状态极快,显然从比赛开始,她就把准备好的“克敌之术”运用了出来——在红土打莎娃,不能跟她拼力量,而是需要把她来回调动起来,以充分暴露其脚步移动速度慢的特点,让其回球不舒服甚至失误连连。反之,李娜则充分发挥自己底线控球好的优势,频繁利用底线各个方位、深浅不一的回球来调动莎娃,让其总奔波于救球中,不仅发不了全力,回球质量大打折扣,而且进攻型选手不可避免的非受迫性失误也接踵而来……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着这样的技战术素养的李娜,想不赢球都难!

 

四、勤奋和坚持是李娜法网怒放的“肥沃土壤”。

     在29岁“高龄”能进入大满贯决赛的应该不少,但是如此“高龄”才第一次进入决赛的应该不多,连续两次进入决赛的更是罕见。

     要知道,在女子网坛,年少成名的名将数不胜数,辛吉斯、格拉芙、大小威、莎拉波娃等等,但是大器晚成者却是寥寥可数。

     姚明在22岁时已经成为NBA选秀状元,刘翔在21岁成了110米栏奥运冠军,而李娜在29岁才两次杀入大满贯决赛,相比年少成名的姚明和刘翔,李娜的成就更值得中国人铭记——

     因为“勤奋”和“坚持”比“天赋”更难得,它们也正是李娜法网怒放的“肥沃土壤”。

 

五、团队合作为李娜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幕后支持。

     在李娜一路拼杀进入决赛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她:

     “你觉得,是你在引领团队,还是团队在支持你?”

     李娜说:“团队在支持我。”

     或许有人说这是李娜谦虚,不居功自傲;也或许有人认为她脑海中还残存 “牢固树立集体观念”“红花还须绿叶扶持”之类的老观念。不过谁也不能否认,没有团队的力量,单靠李娜单打独斗,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再次为李娜的成功而欢呼!

 

 

五大原因让金花李娜法网“娜样红”!
2011/06/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