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来之不易的十元稿费

(2025-11-01 22:51:06)
标签:

阅世初心

来之不易的十元稿费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尹晨琪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八(13)班

 

8岁的妹妹攥着人生第一笔稿费单,指尖因兴奋微微发烫——那是她苦思冥想写出的童话换来的十元钱稿费。我们一家人陪着她,满怀期待地走在去银行的路上。

  取号、排队,妹妹不停张望着取款柜台,那张汇款单已被她捏得有些皱巴。她转头看着妈妈,很是期待。

  叔叔,我来取钱!终于轮到她了,她仰着小脸,声音清脆响亮,双手将汇款单和身份证递给窗台里的叔叔。

  叔叔扫了一下她的身份证,马上说:小朋友,未成年人不能单独办理取款业务。

  有取款经验的爸爸立即掏出自己的身份证,走上前说:我来代领,我是她爸爸。叔叔扫了一眼爸爸的身份证,说:请证明您与取款人的关系。

  要让爸爸证明妹妹是他的女儿?这以前只在新闻中看到的闹剧,一瞬间竟然出现在我眼前!

  一旁的妈妈急了,掏出她的身份证也走上前去,说:这是我女儿,我这里有带她去打疫苗、看病的记录,证明我们关系亲密,行不行?

  窗口传出一个声音:不行,未成年人取款,必须要监护人取,而且要有两人的关系证明。

  妈妈苦笑着翻手机各种记录:“哪里想到取个稿费,还要带户口本?

  妹妹趴在冰凉的柜台上,下巴轻轻抵着玻璃,一双大眼睛里满是不解——为什么有身份证,也不能取出自己的十元稿费呢?她的双眼慢慢地红了:不取算了,不就是十元钱嘛。

  这时,营业厅里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热心地说,手机上有一个广东的政务平台小程序,里面可以查找到孩子的出生证明。爸爸立即实名登录进去,果然查到了妹妹的出生证明,终于证明妹妹就是爸爸的女儿了。

  前后折腾了一个小时,十元稿费终于取出来了。柜台后的姐姐轻声说:真的对不起啊,但这是规定,没办法。

  回家后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某些规则里令人无奈的地方。制度的本质本应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就像邮局的规定初衷是为了防范未成年人财产被冒领,但当规则异化为机械的教条,它便从服务方式变成了阻碍手段。我只觉得,这有点像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本为防倭寇,最终却锁死了沿海民生的出路。

  好的规则应当像水,既能划定河道,也能随地形蜿蜒,而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硬生生挡住生活的溪流。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规则的执行者与被约束者都陷入谁都没错,却谁都不快乐的困境时,这个规则究竟是否有变通的需要?邮局工作人员在执行规定时,眼神里的歉意与无奈显而易见。

  或许有人会说,制度的严肃性容不得变通,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文明,就不应该在规则与人性之间二选一。

  这十元钱稿费背后,是一个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是一个家庭对仪式感的珍视。商鞅立木为信,用五十金的变通彰显了变法的决心;现代政务服务中就有不少容缺办理,用适度的灵活传递着治理的温度。只有当规则能弯下腰,看清这些细微的情感,它才能真正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就像桥梁需要伸缩缝来应对温度的变化,或许冰冷的制度也需要留出弹性空间,才能在坚守原则的同时,承载起人间烟火吧?

  走出邮局时,妹妹把那十元钱小心地放进钱包:这十块钱,真是来之不易啊。”   

  (指导老师:王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