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迷路
(2025-01-19 21:47:09)
标签:
关爱 |
老人迷路
1月10日晚上,我校95岁的潘老师在外面迷路,一位路人护送到校门口恰好遇上总务处的老师,就把潘老师送回家中。
潘老师能安全回家,说明他精神状态尚好,更有好心人相助,所以安然无恙。但并非每位耄耋老人外出都能这么幸运,其走失遇险引发悲剧的事情不时发生。
例如患有疾病的老人在外可能因突发疾病或无法正确躲避车辆而发生交通事故,若未能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可能会欺骗或抢夺老人身上的财物,甚至有人贩子会将老人抓走作为乞讨的工具。因此老人外出应尽量做到有家人陪同,为了预防老人走失要采取措施:
1.制作身份卡片。在老人的口袋或脖子上放入包含个人信息、家人联系方式以及主要病症和处理方法的身份卡片。2.使用定位手环。购买带有定位功能的防走失手环,有助于识别并在老人迷路时帮助联系家人。3.配备手机。为老人配备价格实惠的功能机,并在手机上贴上求助信息标签,存入家人的电话号码,并将手机屏幕设置为求助信息的图片。4.报警和发布寻人启事。如果不幸遇到老人走失,家属应保持冷静,先在老人常去的地方寻找,并立即报警,请求警方协助。同时,可以发布寻人启事,并寻求媒体的帮助。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亿,空巢父母家庭,患病老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较多,属于中度老龄化国家。不少失能老人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家人工作忙顾不上,或照顾老人力不从心,这些老人无法享受现代生活的红利。更有不少老人久病床前无孝子,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只能给自己打气,向小草那样坚强地活着。
今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希望国家体恤民情,组建老龄人事务部,各省市县和乡镇相应组建老龄人事务厅(局、办公室),基层单位组建老龄人事务处(科)。全社会都要关爱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要有专人和经费以及场所做好老龄事业。以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排忧解难,让他们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