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商家“套路”
(2024-02-22 09:25:35)
标签:
有一说一 |
商家“套路”
二十年前,去澳大利亚旅游的时候在路上问导游:“这里的油价是全国统一吗?”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会脑子短路问出这样的问题,那已经是2003年,而且在此之前我也曾经在美国进修过一段时间,开车加油是常事,知道市场经济下的油价是啥情况。
导游回答我:“不光是每家油站的价格不一样,每天都不一样,这里每周四发工资,所以周三的油价是最便宜的,因为那一天很多人手上已经没钱加油了;周四油价最贵。”
于是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倒也挺好,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要说每家油站的价格不一样,最夸张的情况是一个十字路口四个方向四家油站,每家的油价都不一样,更有甚者,有些路段还不止路口四家,在离路口百十米的地方可能还有油站。我一直纳闷:离得这么近,油价牌又是高悬在上,一眼就能比较,油价高的怎么会有生意呢?除非是一种情况——见过在进入机场专用道以后的一家路边油站,油价从来都高得离谱,但那是容易理解的:这是到机场租车中心的最后一家油站,有些来还车的人在路上忘了加油或者来不及找油站加油,就只能接受这个高价了。后来才慢慢明白为啥邻近的油站会存在价格差异,一是有些油站有品牌效应,油品质量的确比较高;二是有些油站可能有些合作方,比如和某家信用卡公司合作,在这家油站加油有折扣返还,或者是某些商家给顾客的返点是以加油点数的形式,同时指定只能在某个品牌的油站使用这些点数加油。
总之,一句话:在高度竞争的情况下,商家总是在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套路”让消费者上门花钱。促进消费并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