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一)
标签:
回忆录 |
征途
—— 一个共产党员教师的故事
“崎岖本是人生路,风雪难磨战士姿。”
(一)
那是1952年的春天。
他夜不能眠,吃不下饭,头像炸裂那样疼痛。
他翻来覆去都弄不明白,想不通。耳朵边响着批判会上的喊声:“你是反革命”,“你是特务”,“你是混进来的”。“冒充进步”……
还有“特权人士”在报纸上那些可怕的别有用心的“揭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弄不明白,怎么也想不通。但事情是严重的,他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
不久,他便得到通知:“你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组织决定取消你的候补党员资格,你以后再创造条件入党吧。”
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他竟然要离开党了,这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自1950年11月入党以来,他时刻牢记入党誓言: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要做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怎会想到要离开党呢!他当时惊讶、痛苦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一个月后,他收到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取销他党员候补期的通报。文内开列他的错误:(1)隐瞒家庭成分;(2)包庇反动地主父亲;(3)敌我不分,丧失立场。
看完通报,他难过得像烈火烧身那样,同时,许许多多的疑问涌上心头:他怎样隐瞒家庭成分?他哪些地方包庇地主父亲?他的父亲竟也是地主?他怎样“敌我不分,丧失立场”?通报中开列的错误和批判会中的指责有什么联系?
这些问题,都是他难以想通的。通报中开列的事实,也是他难以接受的。
但是,在当时“运动”的气氛下,虽然经过他的努力,事情也无法挽回,他终于要离开党。
一个共产党员最珍贵的无过于政治生命,当他的政治生命被宣告终结时,这是什么样的感受啊!
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他脑海中开展。他觉得委屈、悔恨,他是1947年被迫流亡到海外去的,1949年响应党的号召回国参加革命,这三年来在革命的洪流中受到了锻炼,也经历了不少艰险。工作努力,也曾有过辉煌。他是为了革命而回来的,是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回来的,现在却成了特务,反革命、敌我不分、丧失立场、包庇地主父亲……?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他越想越不通。但他又想到:一个革命者不能悲观,消沉,要经受得起考验,即使个人受了委屈,比起无数先烈的牺牲,那又算得什么呢!这时,他想起一个老同志为了安慰他给他讲过的故事:在革命战争时期,一个党组织接到情报,说是有特务打进了我们的组织。干部A被怀疑了,要被清除出革命队伍。干部A难过极了。后来组织便改派他做刻蜡版的工作,他高高兴兴地接受了,经过十多年的考验,到这次华南解放前夕,才知道那次得到的情报是假的,A同志的问题弄清了,党组织恢复了他的领导职务。
还有一个领导同志,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散了,和组织失去联系。后来他找到了队伍,可是组织弄不清他这段时间的情况,不能让他做领导,只能当一个普通战士。他当了战士也是高高兴兴的,打仗十分勇敢。过了几年,他的情况弄清楚了,组织又恢复他原来的工作。
这些光辉形象犹如明星那样在他的脑际闪耀,他的情绪逐渐平静下去,他决心向这些可敬的同志学习,接受考验,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他仍然像原来那样积极接受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从不计较这是什么样的工作。紧张、繁重的工作陪伴他送走日日夜夜,休息时间他便拼命看书学习。他有意地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以忘却自己的痛苦。
革命的工作和学习,对他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在工作中他每天都接触许多群众,群众的革命斗争,锻炼了他的意志和感情;革命的书刊,引导他走向真理的宝山,使他目不暇接;那些革命文学中的英雄人物,更使他觉得可亲可敬。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最使他感动的是捷克的革命家和作家伏契克的《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这部著作是作者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前在狱中写的。主人公在敌人的绞索套着脖子时还是那么坚定、无畏、乐观,用他的笔写成这部诗一样的作品,激励人们去战斗。
这部著作使他的感情燃烧,精神上得到武装。
正当他被人推着跌倒了又爬起来前进的时候,不久,某同志交给他一包东西,打开一看,里面是他的照片和用过的东西,那是他过去送给女同志S的,还附有一张便条,他的心一震。一年前他和女同事S在工作中产生了感情,已经确定了爱人关系,并报告了组织。这些照片和用品是他送给S的;这次S除了退回他的赠品之外,还要求退回S送他的纪念品。他说不清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悲伤、痛苦、还是别的什么感觉,他望着天空沉默了许久,许久。之后,他默默地说:让一切的不幸和痛苦都往我身上压吧,我不会哭泣,也不会被压扁的。他完全按S的要求退回原物,并给她写了回信。信中没有责备她背信弃义,还祝愿她未来幸福。他写道:“一切妨碍别人理想和美好生活的东西都应毫不顾惜地让它消灭;一切能使别人幸福、欢乐的东西,都应忠诚地献出。”
接着,他被调出市委领导机关,被调到市文教局担任秘书,当中教科和教研室的领导,降职又降级。他不提任何要求,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像往常那样埋头工作,勤奋学习,注意思想改造。一年后,他向单位党组织表白他想返回党组织的心情。他得到了鼓励,组织希望他继续努力。他是多么渴望回到党的队伍啊!
甚至在梦中都梦见自己回到党的怀抱里。
1956年,他听到传达:凡对过去组织的处分有意见的都可以提出申诉。他怀着希望把申诉书递上去,请求组织对他的问题进行复查。复查的结果是:1952年处分他的通报中的内容,有些和事实有出入,但不能改变问题的性质。他知道问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但他坚信:党的大门是不会关闭的。他要求自己在组织上虽然离开了党,但最重要的是思想上不能离开党,他要像一个共产党员那样生活和工作。
在梧州市政府办公(1951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