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祖国的怀抱

(2017-08-06 13:55:45)
标签:

回忆录

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父亲从新加坡回到祖国,被被编入粤赣边区纵队教导营

 

 

1949年6月,我冲破亲人的阻拦从新加坡回国,目的是要到北平(北京)去,那边的工作已经安排好了。回到香港,组织却把我留下来,说:南方快要解放,急需用人,北方的同志还纷纷南下,到北平去没有必要。于是我便留了下来,组织安排我暂时到《华商报》工作。

过了两个月,我被告知要准备到内地去。到内地什么地方?有什么任务?当时都是保密的,只是说:只能带最简便的行李。

一天,一个女同志来找我,说:组织安排我们二人结伴到内地去,途中要通过敌人的哨卡,我们二人要认好亲属关系,准备对付敌人盘查,一定不能出漏子,被敌人识破。又告诉我出发的时间,搭乘火车的地点,以及到内地的路线、联系方法等。在途中如果见到报社的同志,要装作不认识,不能打招呼,要严格遵守纪律。

“我们就扮作夫妻吧?”女同志大大方方地向我提出来。

我的脸刷地红了。过了片刻才说:“是不是认作表姐弟好些?您是表姐,我是表弟。这次就作为暑假我去看望舅父母。”

“这也好。”她同意了。

我们就一起编造两家的情况,彼此熟记。

出发这一天,我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九龙的一个小站搭乘火车,为的是小站上下的旅客少,可以避开别人的耳目。到达车站,我不禁为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那里候车的几乎全是报社的人,每个人拿的也都是一个小提包。因为纪律规定不能相认,所以我们都装成不相识的旅客,各自走自己的路(注)。

我们在大埔站下车,再搭乘小轮船沿着大鹏湾东行,在傍晚到达游击队控制的一个村庄,负责交通的同志早在那里等候我们了。途中的敌人哨卡,可能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的缘故撤走了,所以我们通过得很顺利。

以后我们便在广东东江的游击区和解放区一带辗转。我们被编入粤赣边区纵队教导营,任务是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准备接管广州。

进入游击区和解放区,我们的生活、思想产生了一辈子难忘的变化。首先是生活上,在香港和新加坡时,吃的是鸡鸭鱼肉,喝的是牛奶咖啡,现在只能吃到粗糙的饭和菜干,喝的是白开水;以前穿的是西装皮鞋,现在换上的是粗布缝制的不合身的军装;以前住在自己舒适的卧室里,现在则行军到哪里便住到那里,常常是睡在地上、屋檐下;过去是出门便坐车,现在则什么都靠两条腿,而且每天都要走一百几十里,如果轮到后勤,到达宿营地后还要挑水、打柴、做饭,真是累到似乎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

生活虽然艰苦,但精神上却是十分振奋的,因为在游击区和解放区看到的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些赌博、吸毒、卖淫、迷信等丑恶现象全看不见了;那些恶霸、匪徒、流氓、地痞都逃跑得无影无踪;获得解放的苦难人民都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箪食壶浆欢迎解放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革命就象一场大雨把整个中国冲洗得干干净净。

现在解放已经四十多年了,回首往事还是激动不已。记得前些年一些亲友曾问我:你在新加坡生活得好好的,为何要回来受苦呢?他们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我想这可能关系到对人生和苦乐的看法。中国这场革命是多么伟大啊!不仅改写了几千年的历史,也彻底改变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贫穷落后、四分五裂、受人欺凌的旧中国迅速改变了,全世界都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五洲四海都听得见中国巨人的声音。能够参加这么伟大的革命难道不是十分幸福的么?革命虽然艰苦,但革命者却充满欢乐,因为看到四十多年来祖国大地和人民生活的巨变,心里便觉得甜滋滋的。有人把俄国的彼得大帝比作一滴水,把列宁比作大海,就是看到封建帝皇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同。一个人能够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是十分光荣的,这光荣无论是多少美元和黄金也买不到的啊!

   注:《华商报》是解放前党领导的报纸,在香港出版,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广州解放前夕,全部员工分批秘密撤离香港,回广州参加接管工作及到《南方日报》。我是撤离香港的第一批。

    此文为我父亲的遗作,写于1992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