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行车的回忆

(2013-08-24 13:31:04)

上世纪70年代的城区,不少地方物质短缺,人民生活困难,自行车还是一种稀有的交通工具。谁要是骑上自行车出行,是一件很风光、很令人羡慕的事情。

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乘公交车到学校上班,早出晚归。驻校的工宣队员鲁师傅见挤车辛苦很是同情,便建议母亲骑自行车上班。但家中没有自行车,况且本地也没有卖,故骑车上班只是梦想。

不久后的一天传来好消息:鲁师傅所在的插秧机厂工会到贵州省购买一批自行车给本厂职工使用,而鲁师傅家中已有自行车就把到手的新车退给母亲。当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回到家里,全家人兴高采烈,围着新车看了又看,急不可待地商量学车事宜。

在周六的早上,我们来到二中宽阔的操场,自行车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场由父亲当教练,孩子们当学员的学车活动开始了!弟弟胆大灵活,加之争强好胜,没摔一跤、很快就学会了。他马上向我和妹妹传授练习窍门,示范动作。在父亲和弟弟的指导下,我们渐渐摸出了门道,通过几天练习、巩固,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由于母亲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没空练习骑车,上班还是乘公交车。于是,自行车放在家中,谁有需要谁使用。我和弟妹高兴得手舞足蹈,为母亲这种先人后己,重视培养孩子生活技能的先见之明叫好!放学回家,我经常仔细擦拭自行车,每年进行维修、保养。几年过去了,这辆自行车仍光洁如新,骑行感觉快捷、轻便。

19769月,我到南宁市郊上尧公社陈西大队插队务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通常是周六下午劳动完后回家,星期日清晨回陈西大队继续劳动,没有休息日。为了节省时间,父母决定自行车归我使用。每次骑上自行车,约上同路的插友一起回家,顶着落日的余晖,边骑边聊,心情愉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到家了。

插队期间,我们知青有饭堂,大家轮流做炊事员,每人轮流干一个月。轮到我做炊事员了,我想:一定要让大家吃好才能干好农活。于是我不辞劳苦,天蒙蒙亮便骑上自行车从西乡塘到民主路展览馆旁边的饮食店去买早点,载满一大箩筐烧饼、馒头回来,受到大家称赞。那种骑自行车为大家服务的美好感觉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虽然汽车早已进入人们的家庭,但我依然乐于骑自行车出行。因为繁忙的上班族骑自行车,不仅能锻炼身体,有利健康,还绿色环保,清洁无污染,缓解城市交通之堵。骑着自行车出行,观赏沿途风景,吹着习习凉风,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保持好心情、好状态,是何等惬意啊!

自行车的回忆

我们的青葱岁月(后排右一的封同学、前排左起的覃同学、张同学与我既是高中同学,又是插友;后排中间的黄同学和我是初中同学。摄于1976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工作回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