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标签:
杂谈 |
五月的南宁,鲜花盛开,热浪扑面。一转眼,学校进入了紧张的期末阶段。除了日常教学外,老师们还要准备论文、总结,填写各种统计报表。学生们就更忙了:既要上课,准备期考,又要参加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学校辩论比赛、红歌比赛,高三、初三的学生更要备战高考、中考。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做事情丢三落四,忘这忘那,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例如:经常有学生忘记带课本、文具,老师要时常提醒。不少党员同志忘记交党费,党小组长要每个季度登门催交。
每学期开学伊始,按照规定,教研组长和班主任要提交上学期工作总结、新学期工作计划;备课组长要提交上学期集体备课记录、新学期教学进度表;老师们要提交论文。遗憾的是,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不多。学校有关部门多次催交,结果不尽如人意。
不交的原因很“理直气壮”:什么上课多啦,开会多啦,班主任事务忙啦等等,这些都是借口。大多数老师工作都很繁忙: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家访、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活动等。可是,为什么有些老师却能按时交呢?首先是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热爱学校,一切以学校的利益为重,时间抓得紧;其次是他们平时注意收集材料,日常工作有记录,善于及时小结。这不,一说要交材料,他们从电脑里“探囊取物”:要文字有文字,要照片有照片,有的还能提交视频,几下就“搞定”了!
相比之下,有些老师只会对学生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自己却充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事情常常是华而不实,喜欢做表面文章,搞“花拳绣腿”。有的班主任利用当官的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耐心。
我认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作为一名教师,要用“想到做到,争先创新”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用“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每天的生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自己要养成好习惯,今日事今日毕,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要有组织观念,遵守纪律。所以,学校布置的任务我会尽快完成,即便是临时突然要交的材料,我也会自觉加班、利用休息时间尽快完成,心灵没有留下隐患。
例如,2009年1月,我接到通知:整理学校2006年—2008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材料一式二套上交。这项工作需要材料多、要求高:共有17个大项、34个小项,要有相关的文字佐证材料、图片;要做材料审核记录表14页、测评材料提交表34份、材料目录表34份;除了提交纸质材料外,所有表格还要提交电子版。从 1月1日(元旦)到1月5号我一直在学校加班,多次到有关部门收集材料,帮助寻找、修改、重写、复印材料。1月4日凌晨3:30,我早起到档案室工作,惊动了夜班门卫。当我送交材料时,上级要求多变:一会儿要增加材料,一会儿指定某些材料要多印给教育局。我不急不躁,按照要求操作,反复跑教育局基教科3次,终于通过检查,得到上级的肯定。2009年4月,我校被评为南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完成任务后,我心情轻松,感觉美妙。能够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一点贡献,这是很有意义的。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