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练

标签:
杂谈 |
修建邕江大堤(1972年3月)
南宁的春天,生机盎然。早在去年年底,邕江大堤就破土动工了!此大堤始于邕江北,终点在西乡塘,这可是关系到全市人民安危的头等大事啊!要完成这项造福子孙的巨大工程,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明天,我校师生就要参加修建大堤的劳动了。晚上,我躺在床上,学校革委会陈主任的动员在耳边响起:“邕江大堤是关系到南宁市四十万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工程,作为一名青年建设者是非常光荣的!你们初一年级要积极配合高中同学,争取在一天里每个小组完成运送三车泥土的任务”。这天晚上,我的心情非常兴奋,久久不能入睡,暗暗憋足了劲头。
翌日凌晨,曙光初露,一阵小鸟欢快的“歌声”把我闹醒了,我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推开窗户一看,天空飘洒着霏霏细雨,地上很湿,真是“润物细无声啊”。春天来了,树木披上了绿装,草地绿油油的,各种鲜花含苞欲放,果然是三月好春光啊!我能参加修建邕江防洪大堤是多么光荣,多么有意义啊!吃过早饭,我收拾了东西,便兴冲冲地出发了。一路上,我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不一会就来到了朝阳广场,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了任务后,全班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工地走去。
我和梁小凤同学还有高中的两个同学分在了一组,我们拉着木车到对河糖纸厂的山坡上装泥。一辆辆推土机正轰鸣着把泥土推了下来,山头渐渐地变平了,工地上人来人往,人们挥汗如雨,干劲冲天,高音喇叭正播放着好人好事,呈现出大干快上,你追我赶的动人景象。我们小组装好了满满一车泥在路上小跑着,途中我们遇到了一道向下的陡坡,全组四人紧密配合,使劲狠拖车尾放慢了速度,顺利通过了这道陡坡。一路上,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推着木车快速地前进在东方红(江南路)大道上。虽然天气很冷,且下雨路滑,但是大家汗流浃背。在上邕江大桥的斜坡时,我们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冲啊!快到顶了!”在高中同学的鼓励下,我和梁小凤顿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拉着一车泥土,齐心协力冲上了长长的斜坡。大家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这时,一辆辆运泥木车都跟了上来,宛如一条长长的车龙。路上的行人称赞说:“这些学生哥真行!”我们上午运了两车泥,下午又拉了一车,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工地上,我看到大堤是用坚硬的岩石砌成的,已经修得很长了,非常坚固。要是洪水来了,全市人民就不用受淹,生命安全就有了保障。我过去很少拉木车,此刻感到四肢无力,腰酸背痛。即便如此,我和同学们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今天的劳动很有意义:我们既增长见识,又得到磨练,为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打下了基础。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38年过去了,虽然我们这帮学生哥已人过中年,却依然保持那份难忘的记忆。当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梁小凤同学啊!你如今在哪里呢?
支援春耕(1972年4月)
我校遵照上级的指示,决定初一年级全体师生用三天时间到埌东大队去支援春耕生产。这是一次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极好机会。
第二天清早,春雨轻轻地下着,地面很湿。本来我是打算穿水鞋的,但转念一想,贫下中农干活都是打赤脚的,那样干活方便些,于是我干脆打赤脚去了。下雨天光脚走路对农民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对城市学生来说还真不容易呢,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久,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裳,我一步没走稳,滑了一跤,顿时,衣服弄脏了,脚被摔痛了,但我没有抱怨,马上从泥地上爬了起来,不久便赶上了队伍。同学们关切地问我摔痛了吗?我说没问题!一路上我和大家说说笑笑,反而把脚痛给忘了。
到了第二生产队,队长分配我们拉甘蔗叶,我却不大乐意,觉得拉甘蔗叶没意思,一心想去插秧。但我看到贫下中农带领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个人不好违背,只好跟着大家干了起来。
雨下得越来越大,甘蔗叶被打得很湿。我负责把甘蔗叶捆好,再搬到公路旁。雨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甘蔗叶上的小刺把我的手脚刺得又红又痛,但我毫不理会,继续战斗下去。中午收工时,我们就在路边的甘蔗堆旁休息。
下午,队长分配我们锄地,一个人要锄四行。当时,我心里暗暗叫苦,一行那么长,锄完四行够呛。此时,毛主席的教导在我耳边回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于是,我以社员为榜样,向他们学习锄地技术。锄了一行检查一次,累了就休息一下,一直坚持到锄完了四行。
第二天,我们给甘蔗松土、施肥,这活儿比较难做,既要动作快,又要不伤甘蔗芽。刚开始我干得不好,一连锄坏了几株蔗芽。社员见了,很是心痛,我感到很惭愧。为什么我总是锄中蔗芽呢?因为我没干过农活,劳动时心不在焉。毛主席说过: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于是,我就当起了小学生,在旁边仔细观察社员是怎么干的,一位女社员很热情地手把手地教我,最后,我终于学会了这项农活。
短短的三天过去了,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懂得了一些农业生产知识,春耕劳动冲刷了我头脑中的灰尘,广大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勤劳朴实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