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关于“姓名”的趣事(七十四)

(2015-12-05 21:37:51)
标签:

姓名

趣事

笔名

林识丁

杂谈

说说关于“姓名”的趣事(七十四)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许多在我心中无比神圣的作家比我们普通人多一个或几个名字,叫做笔名。从那时起,我就憧憬将来有一天我也用心仪的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这种朴素的感情,是我对文学的热爱,对作家的崇敬的启蒙。以后陆续知道,许多文学大家的笔名都是有故事的。
    近日,文友林识丁发来微信,详述自己十分钟爱的笔名“林识丁”的由来,为我的《说说关于“姓名”的趣事》系列提供素材,阅后感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笔名,遂记之。       
    同大多数文学少年一样,林识丁从小就对笔名充满好奇,崇拜用笔名发表作品的人,期待自己未来也能有一个给人留下烙印的笔名。1981年是辛酉年,他第一次用上“辛酉成”的笔名。其用意,一是这个年份他正好18周岁,已成年;二是勉励自己当年高考一定要成功。而立伊始,他陆续用笔名“辛酉成”在《朝阳政协报》等媒体发表一些作品,《戏说子鼠丑牛》等文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这个笔名并非他的最爱,十年前,灵感再次光顾,他偶发奇想,起网名即笔名“林识丁”。这个笔名曲折复杂之处,在于把成语“目不识丁”反其意而用之,且把二目偷换成二木,而二木则成林。由目不识丁,到二目识丁,又到林识丁,酷似真名,又寓意深刻。因偶得奇思妙想,故难以雷同,林识丁一名具有世界唯一性,上网一查便可轻易找到,遂大喜过望。初始用这个笔名他并未意识到与母亲同姓,当时的初衷只是想起个既有趣味、又有品位并类似真名的笔名,一位细心的读者在其回忆母亲的文章《母亲的智慧》开篇文字“母亲姓林,目不识丁……”中发现了端倪,问他林识丁的名字是否由此而来?一句话将他点醒:当初无意中起的笔名竟然随了母亲的姓氏,他异常激动,坚信此乃天意。从此对这个笔名钟爱有加。       
    中意的笔名激起创作激情,几年来,林识丁陆续在《朝阳日报》、《燕都晨报》、《朝阳广播电视报》、《辽西文学》、《燕都文艺》等报刊发表了一些散文、言论和楹联。其间,林识丁的名字曾上过《辽宁日报》的访谈栏目,其内容是该不该耽误其他课程培养少年作家,其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曾产生积极影响。最近,《今日朝阳网》发表了林识丁的散文《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文章立意深刻、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贴近现实,受到各界广泛关注。2012年,作为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林识丁被收录到朝阳市作家协会编纂的《朝阳作家名典》。
    林识丁长期在机关工作,先后在几个单位供职,现为一名部门副职领导干部。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他的人格魅力、文章风格被同事及文学圈朋友广泛称道。前些年出差北京,著名漫画家郭乃遵先生为其画了一幅头像漫画,清癯的面孔,高挑的鼻梁,夸张的眼镜,寥寥数笔,一副文人风骨跃然纸上。如今这幅头像漫画作为其博客、微信头像,配上林识丁的笔名,可谓相得益彰,令人拍案称奇。        
    许多文学大家的一生,其真名隐于笔名,笔名的知名度远胜过本名,已成为一种近现代的文学现象。有人问周树人是谁?许多人不知道,鲁迅啊!问老舍是谁?都知道是位大作家,但多数人不知道他叫舒庆春,字舍予。冰心、琼瑶、张恨水,这些作家名字如雷贯耳,有几位能叫得出他们的本名?没准儿以后有人问起林识丁的本名,或许真的很少有人知道。徜如此,林识丁这个笔名该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