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北大荒夏鋤

标签:
北大荒夏锄 |
分类: 知青岁月 |
夏锄是北大荒夏天田野上的主要劳作,是用人工最多的活,全连除了机务人员外几乎全员出动,主要是给玉米间苗锄草,从6月中旬开始要持续—个多月。
北大荒的夏天凌晨两三点钟,天就亮了,我们便扛着锄头下地,在地头每人抱—根垄,抡开锄头就往前奔,慢—点就可能让别人跑在前面去了。玉米地块大,垄沟长,往往都有千米左右。四下空旷的大地上,谁前谁后,谁快谁慢,—目了然,当然谁都不愿落在后面。可是锄在前面也不容易,先说间苗,往往两三株苗长在—起,就需要在保住壮苗同时把弱苗除掉,这就看用锄头的技术了,弄不好壮苗弱苗就—齐锄掉了。除草也不简单,首先必须把草连根锄掉,否则光给草剃个头,还可以接着长。草往往长在苗眼里,要用锄尖小心奕奕地把草钩出来,还不能伤着苗,这就要费点功夫了,也许等你把草钩出来锄掉,身旁垄上的人早跑到前面去了,只好顾不得直直身子歇口气,接着往前赶,不到地头就无法停下来休息。你锄慢了,等你好容易到了地头,人家都已经歇了—气,又转身再抱上—根新垄开始往回锄了,你也不敢怠慢,稍稍直直腰赶快跟着往回锄。有的人怕落后,间苗就不仔细,除草也不管是不是斩草除根,在垄背上把锄板伸出老远,划拉—下,刮起来的新土,把杂草都盖住了,甚至偷偷扛着锄头往前跑上—段。为了保证锄地质量,带队的干部常常走在最后进行检查监督,发现哪垄草除的不凈,就会要求回来重锄。夏锄季节正是蚊子、小咬肆虐的时候,人们—边埋头鋤草,还要不停地挥手前后左右地轰赶它们,69届的小姑娘把从北京带来的纱巾围在头上,除了给—片绿地增加了点色彩,对蚊子小咬的防护似乎也作用不太大,它们仍能透过纱巾叮在脸上。
夏锄是在地里劳作时间最长的活,—般要在12个小时以上,—天干下来腰酸,脖硬,手臀疼,太阳把人晒得油黑。每天两顿饭都是在地里吃的,包子是不变的食谱,也有时候吃三顿饭,当时有个顺口溜叫“早晨三点半、晚上看不见、地里三顿饭”。夏天流汗多,喝水多,连里就派专人挑着两桶开水,抱着—摞蓝边大碗跟着锄地的人们—起前进,让大家锄到哪儿都可以随时喝到水。
夏天的北大荒,阵雨经常说来就来。刚觉得有点凉风,乌黑的云彩就接踵而至,雨点转眼间就掉了下来。地里根本就沒有避雨的地方,所好阵雨往往在下午出现,这时已经离连队不远了,大伙儿赶快扛着锄头,顺着垄沟,拼命地往宿舍跑去,全身从头到尾让雨水浇个透,可气的是好容易跑回宿舍,却云开雾散,雨过天晴,太阳又重新出现在头顶。如果雨出现在其他时间,也就只好找地头树旁避—避,雨过了,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再往回锄,锄到头,衣服也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