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4日上午,长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长宁县希望小学承办的“长宁县2018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优质展评课”活动在希望小阶梯教室举行。共有七个片区21名选手参赛、一百余名观摩老师参加。
本次比赛不同于以往,每个片区选拔的选手都以3人为一个参赛团队,分别展示磨课、上课和课后反思,时间安排分别为:磨课说明5分钟,课例展示40分钟,教后反思5分钟。因为第一次遇到此种课例,各片区团队各显神通,以新颖多样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给观摩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
当天的七节课我只观摩到了四节,实小片区和希小片区的选手都设计了教给学生利用封面、前言、目录、作者介绍、作品介绍等途径快速了解文章相关内容,而且教给了学生快速抓住相关主要内容的方法,本人感觉此类设计紧紧围绕对整本书的理解,是非常有效的快速进入书中内容的方法。
接下来,大部分参赛团队都设计了片断精读,关于此部分设计,优点在于:内容上,关注到了人物特点赏析、关注到了故事情节转换、关注到了语言感悟;读书方法上,注重略读、浏览、朗读、默读的指导,教给学生做旁注,做勾画等读书方法。缺点在于:与学生手里拿着的书多有脱节,执教老师过多关注自己的投影,忘了告诉学生,投影上的内容都在书上,让他们翻开书与老师一起读。
优质展示课评比最后评出了两个一等奖团队,幸好两个团队的课我都听到了,但面对评委们的最后裁定我反而迷惑了:整本书阅读指导的重心是“整本书”还是激趣“导读”,如果40分钟的“整本书”阅读课堂还有时间反复朗读、表演,那我们平时两堂课还上不完一篇精读课文,是不是就离人家的课堂技巧差太远了。
终上所述,我的观摩感受到目前反而成了不知所措,也许,把整本书阅读这个话题放进40分钟的一堂课里本身就是一种试验,和种尝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