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进整本书阅读,开展特色课堂——观摩长宁县2018年《整本书阅读》优质课展评有感(郝))

(2018-04-08 10:33:49)

        为全面推进我县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升我县小学阅读课程科学化、校本化研究水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水平的整体提升,2018年4月4日上午,由长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长宁县希望小学承办的“长宁县2018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优质展评课”活动在希小阶梯教室举行,共有七个片区21名参赛选手、一百余名观摩老师参加。

        本次比赛的现场展示分别由各个片区的3位教师组队完成:磨课说明5分钟,课例展示40分钟,教后反思5分钟。在比赛中,各片区选手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他们准确地选择课题、精心地组织文本、科学地安排教法学法,注重课堂的时效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精心的教学设计、新颖的课堂形式让每一节语文课精彩纷呈,也让所有来观摩学习的老师们领略了“整本书阅读”的风采,感悟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关注。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其实读整本书并非当代人的创意,早在20世纪前期,就有学者提出要读整部书,甚至用整部书做教材。叶圣陶、朱自清曾写过一本《略读指导举隅》,所谓略读,主要指的就是整本书阅读。就教学而言,课内精读是主体,课外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全书指导了六部书的阅读,分别是《孟子》《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呐喊》《爱的教育》。此书《前言》专门概述略读指导方法,适用于一切整部书阅读,对指导学生是再恰当不过的。只是当时这样的建议并未受到大家重视。

         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再次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的意义已经被重视。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整本书而言,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见解,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后对书中重点想要表述的思想作统一的归纳整理,这个就是需要我们老师去积极思考的了。

        总之,我觉得“整本书阅读”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想给孩子一瓢水,老师就应该具备一桶”!看来,想要上好这样的课,教师的阅读量必须要很大才行 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奔跑吧!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