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ken之博客
ken之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09
  • 关注人气: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葡萄酒與傳教士的故事》

(2014-04-23 11:05:27)
标签:

紅酒控

美食

文化

當今的文獻比較確鑿地證明了公元前1100年的波斯人首先大規模地釀製葡萄酒,希臘人在公元前350年統治地中海地區時也開始大規模釀製。之後希臘人將這一技術帶到了意大利,羅馬人立即大規模地在意大利中南部栽種葡萄,並將葡萄文明帶入高盧地區(包括現在的法國)。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例如,法國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釀造就歸功於修道士們的精心栽培及從羅馬遷居於阿維農的教皇們的喜好。


http://www.chinajiuyutang.com/images/201301/goods_img/4867_P_1359229498532.jpg


傳教士基本指的是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很少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師。


明代傳教士在中國輸入宗教和科學,傳播科學並不比宗教少,因為中國人需要科學知識,只談宗教不能得到士大夫的尊信。明代的傳教士利瑪竇,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鉆研的西方學者。利瑪竇1610年病逝於北京,享年59歲。其生前信徒已達200多人。按慣例,外國人死後都要移葬澳門。


https://encrypted-tbn3.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tQ0qUp7bdVpChYcymeudSpnADBlaMkC_6dfFa_Q7-rkKgdY1d


但是中國人為了紀念利瑪竇,上奏朝廷,申請賜地、下葬北京。利瑪竇的成功經歷,使傳教士們認識到,要想在中國傳教成功,必須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並尊重中國人敬天、祭祖、祀孔的禮儀習俗,於是來華傳教士大都是當時西方的飽學之士,在科學上有著較高的造詣,以宣傳西方的科學文明作為傳教的重要手段。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法國傳教士金尼閣於1620年攜入的7000部書,這些書籍包括人文類、哲學類、神學類、教義類及醫學、法學、音樂類書等等,可謂應有盡有。葡萄酒想必不可缺少。


湯若望原名亞當•沙爾,德國科隆日爾曼人。在中國生活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安葬於北京利馬竇墓旁。雍正朝封為光祿大夫,官至一品。他是耶穌會士。他以虔誠的信仰,淵博的知識,出眾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繼承了利氏通過科學傳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歷法修訂以及火砲製造等方面多有貢獻,中國今天的農歷是湯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農歷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現代農歷。


http://zhongzheping.com/uploadpic/2009121104833665.jpg


傳教士對中國葡萄酒發展有不小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將西洋酒帶進中國,並成為上層社會消費的時尚;第二、洋禦醫羅懷中在西洋葡萄酒基礎上,結合中醫藥創新出養生葡萄酒新品類;第三、清末傳教士在北京開辦葡萄酒坊,開始在中國建廠,並按西方標準實施葡萄種植與葡萄酒生產。羅懷中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優秀的外科醫生和藥劑師,他和著名畫家郎世寧是同鄉,是羅馬教會派來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 1715康熙帝在位時來中國。 1733,羅懷中呈獻給雍正皇帝三張“西洋葡萄藥酒”的配方,結合中醫藥創新出養生葡萄酒新品類。


資料來源:改編自文章Contribution of missionaries to wine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請將文章收藏並分享給您的好友!


點擊右上角↣ 收藏

點擊右上角↣ 傳送給朋友↣ 朋友暱稱

點擊右上角↣ 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 分享到騰訊微博




關注:《品酒飯局》 THE-Wine_Dinner 獨立媒體社群-微信公眾平台~可接收更多餐飲文化、品酒知識、各項大小型葡萄酒及餐飲文化展覽及組織綫下活動等資訊。適合初學者及資心業內人士參考! (歡迎各位人士投槁分享有用資訊)


關注方法:


方法1.點擊右上角↣ 查看公眾賬號↣ 關注

方法2.查找微信號↣ THE-Wine_Dinner ↣ 關注

方法3.掃一掃下面二維碼

http://mmsns.qpic.cn/mmsns/cyMVc6VNdVs82MgAgibUAHB0ZITabnLc7ibxibJSooCDGHIC72Cjzyhtg/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