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会成“时代的伤痛”?

(2016-02-24 16:51:54)
标签:

留守儿童

时代伤痛

关注

心理

杂谈

分类: 七嘴八舌
 

 

为何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会成“时代的伤痛”?

 

为何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会成“时代的伤痛”?


      从“乡土中国”到“流动中国”,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有一群孩子,他们在城镇化的洪流中被迫留在农村,成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监护缺位、教育缺失、关爱不足,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教育启蒙、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成为“时代的伤痛”。
      由于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缺乏事前发现、事后干预的机制,许多疑似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只有在发生事故、上了新闻后,才能被从事相关救助的社会工作者注意到,而此时,往往已为时过晚,无力回天。
      2015年9月1日,9岁的航航(化名)在红花镇实验二小附近的一个小区坠楼身亡。那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航航与妹妹和护送他们的奶奶一起出门。途中,本应一起到校的航航单独分开了,5分钟后,奶奶和妹妹到了学校。再过5分钟,航航从旁边一栋小区的楼顶上坠了下去。
      据了解,航航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把他一个人放在托管中心生活了两年。他住的宿舍灯光昏黄,许多张上下铺连排放置,空间十分压抑,一进门就有一股令人不舒服的味道扑面而来。
      心理问题进行时:或持续至成年、波及至他人
      儿童心理学认为,在儿童10岁以前的关键成长期,如果与父母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孩子会情感淡漠、自我封闭、缺失自信和安全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将滞留到成年后,并且开始留守年龄越低,留守时间越长,父母联系越少,成年以后的抑郁、焦虑水平越高,自尊越低,人际困扰越多。
      社会行为,需要重点关注,还是反对歧视?
      化解他们的不幸,需要消除城乡差距,也需要权利平等,还需要人文关怀。给底层孩子应有的权利,他们才会多一些改变命运的契机。
      对这些被不幸狙击的孩子,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帮助。但帮助不能只是简单给钱、给物,还要给爱、给温暖。他们的伤口,不是靠一两个创可贴就能愈合;他们的伤病,更不是一两针抗生素就能治好。换言之,每个孩子所遭遇的不幸,与我们这个时代罅隙里的阴影有关,映射着时代发展的伤疤。
      最重要的始终是预防。倡导建立一个学校、政府、社区、社工组织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心理保护网络,重点培训老师、家长的相关心理学知识,编写对在校生的心理评测和筛查表,推动专业心理工作者入驻学校,并重视公益宣传,让整个社会开始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