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揭秘传销犯罪的“七十二变”【一】

只需几百元钱,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拿到近百倍的回报,当真有这样的好事?没错,这就是传销的“诱惑力”,传销就是让你相信,只要低投入就有高回报的犯罪活动。最近老戴在微信上经常网友询问关于传销的事情,下面老戴就教您七招辨别传销。
传销是什么?
传销就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惯用伎俩
伎俩一:诱惑力十足的“诱饵”,传销组织者往往编造“高薪招聘”、“提供就业”、“投资做生意”等极具诱惑力的理由,投其所好,吸引人们前往。
伎俩二:假装“温馨的亲情友情”传销联人员往往将个人人际交往网络成员。即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作为首选考虑吸纳的对象。
伎俩三:难以抗拒的“精神控制”。对新来的受骗者,传销组织要求谈感情、谈事业,绝对不能讲有关传销的事情;宣扬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逐渐消除新来人员的防御心理;不间断进行高强度“洗脑”。全面营造“传销致富”的氛围,从精神上控制新加入的传销成员。
伎俩四:似是而非的“营销理论”传销组织者为这些名目设计了似是而非的“理论体系”用以伪装传销活动的骗人实质,对老百姓极具欺骗性。
伎俩五:时常变幻“传销噱头”为掩盖其拉人头的实质,传销组织者利用“股票分红”、“会员制”、“电子业务”、“资本运作”等种种噱头,给传销活动套上一层掩饰的外表。
伎俩六:厚颜无耻的“政治旗号”,传销组织者打着“支持西部大开发”等幌子,曲辨国家政策,为传销穿上了一层支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幌子,增强了传销欺骗性。
伎俩七:涉黑性质“暴力传销”。一种以限制人身自由;一种是传销人员唆使被骗人员编造“生病住院”、“出车祸”等谎言,向家里要钱,更有甚者教唆被骗人员在电话里给家长演戏,以“绑架、不给钱就如何”的形式敲诈勒索,已初步显露黑社会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