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德讲堂
共建文明常州 【人物故事之助人为乐篇】

朱金荣---“熊猫侠”的情怀

【人物故事】
朱金荣,1956年出生,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前进村人。他是钟楼区一位家喻户晓的“活雷锋”,多年来做过的好事举不胜举,小到帮邻居补车胎、修家电,大到为救小孩被汽车轧断左腿,落下终生残疾。除了这些,朱金荣的血型是RH阴性B型,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而他坚持无偿献血8年,累计献血量达2900多毫升。他用他无私的精神诠释了当代“活雷锋”的高大形象。
说起第一次献血,那还得追溯到2004年。那天是8月1日,朱金荣正巧去南大街办事,路过钟楼广场时看到常州中心血站的采血车上挂着血库告急的横幅,热心的朱金荣二话没说上车抽了400毫升。一个多星期后,朱金荣接到常州血站的电话,此时他才知道自己是RH阴性B型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熊猫血”。从那以后,朱金荣的献血生涯就“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救命电话打来,他都会立即跑去血站无偿献血。至此,他的手机也成了“生命热线”。即使没人找上门,每到过了半年规定的时间,朱金荣都会去街头采血车上无偿献血。
今年1月4日上午9点多,朱金荣正在散步,他的“生命热线”又响了。原来,南京一名白血病女孩急需“熊猫血”救命。接到电话后,朱金荣来不及回家直接去了火车站。朱金荣赶到南京武警总医院后,水都没来得及喝就开始了献血前的检查工作。当天,朱金荣献完300毫升的血后又马不停蹄地从南京赶回常州,途中就买了一个烧饼填肚子,踏进家门时已近晚上8点。这次南京行,朱金荣不光无偿献血,连来回南京的路费也是自己掏的腰包。但这些路费对于每月只有500多元固定收入的朱金荣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是他却表示,“救人是比天还要大的事,只要我的血能救活一个生命,自己吃点苦吃点亏没什么大不了的。”
300毫升、400毫升……在朱金荣家中,一张张鲜红的“无偿献血证”说明了他的献血次数。近8年以来,朱金荣献出的“熊猫血”已达2900多毫升,挽救的生命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为了保持血液的纯净,朱金荣戒掉十多年的烟瘾,平时连豆浆、牛奶都很少喝。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朱金荣每天早上都会坚持跑步一小时。朱金荣说:“虽然我今年已经55周岁,按国家规定不能再献血了,但因为我是‘熊猫血’,只要有需要,我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朱金荣不仅坚持无偿献血,他还曾经救过4个人,其中两次跳下河救孩子。1991年,朱金荣路过新前路,看到一名4岁的小女孩站在路中间,而不远处一辆农用车正急速地朝女孩驶来。见情况危急,朱金荣冲过去一把将女孩推开,自己却倒在了车轮下,左腿被车轮碾过,留下终生的三级肢体残疾。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朱金荣的善举也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近年来他先后被评为“新闸街道道德模范”、“钟楼好人”、“常州好人”、“常州自强模范”、“江苏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今年初,他还应邀参加了常州市“十大好人、十件好事”颁奖典礼,并受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阎立的亲切接见,亲自为其颁发了常州市“十大好人”奖。(来源:常州文明网)
【人物精神】
“即使我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他身在何方,但知道自己的血在别人体内流动,带给别人第二次生命的时候,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朱金荣说。简单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这位侠骨柔情的“熊猫侠”,乐善好施的伟大的情怀。“德养运,善养福”。衷心祝愿好人朱金荣一生平安,全家幸福健康。
一个好人一盏灯
汇聚耀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