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宵佳节打灯笼   万朵烟花绿带红

(2013-02-23 16:39:13)
标签:

元宵节

团团圆圆

习俗

养生

杂谈

分类: 七嘴八舌
 

 老戴祝福所有博友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安康!

 

 

 

 元宵佳节打灯笼    万朵烟花绿带红

 

 

元宵佳节打灯笼 <wbr> <wbr> <wbr>万朵烟花绿带红

 

      【介绍】
       元宵,原先只是古时的印度的摩喝陀国为了他们的国教佛教而设的一个日子,在那里每逢正月
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在我国最初的叫法其实就是指汤圆,说起汤圆,没人不知道它的模样及形状,想必还会令人不自觉的流口水。 
     
【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
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
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
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忆习俗】
      
吃元宵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人们逛灯市、耍龙灯、
舞狮子、踩高跷。这些节日项目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但是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
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
,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
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
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
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
俗起源于东汉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
     
【科学健康吃元宵】
       元宵是传统食品,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若不加注意,会影响身体健康!
      
■不宜食元宵的群体: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
诱发酮症酸中毒。
       溃疡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
孔等。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
、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
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
会加重病情。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这些病人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少吃为宜。 
       久病初愈者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元宵不利于康复。 
       年老体弱者:这些人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特别是老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
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婴幼儿: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时不能整个地吃,要分成四
分之一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细嚼慢咽,以防不测。

 

      【吟古诗】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老戴祝福所有博友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