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出租车—生命如此之轻!

现今,出租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为人们出门代步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优点就是相对于私家车更加安全便捷、相对于公交车更加省时。但最经曝出的一则消息让我们对出租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大大的疑问。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武汉1.3万余新爱丽舍出租车,竟是被强制以高价购买、无ABS、刹车盘小于正常尺寸的“缩水版”车,刹车制动存在隐患,并且已运行一年多,已经威胁城市交通安全。(光明社区)
这则新闻的曝光,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据调查,类似现象在湖北各市相当普遍,不限武汉一地。出租车作为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涉及到公众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
而“缩水版出租车”由于未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刹车盘比正常尺寸小等原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出租车被投放到社会上,它“缩水”的不只是汽车的安全系统,更有社会责任感、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商德和公权力的行政伦理。即使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出租车虽然没有ABS,但完全符合车辆强制性安全要求,但高价购买低配车,赚取差价,这是当地出租车管理部门该有的行为吗?这样置百姓生命安全于不顾,完全是草菅人命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
同时,我们不禁又要思考武汉这1.3万辆问题出租车当中上亿元的差价到底落入了谁的腰包呢?其实武汉出租车“缩水”的不仅仅是安全性能,更多的是社会的监管体制。对于这起事件,不只是汽车厂家缺失他们该有的职业道德,变相强制推销“缩水版”汽车的出租车管理部门更是脱不了干系。
对于武汉这样的“缩水版”出租车,我们该如何处置呢?首先,我认为当地政府应该重视这件事,将有问题的出租车全部召回,让老百姓能够安全出行;其次,当地政府应仔细调查,严格制定出租车安全标准,严惩那些将问题出租车投放到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最后,广大出租车司机们也要学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向有关部门举报,不能纵容这种行为再次发生
武汉出租车的刹车隐患问题,再度鸣响了警钟——在交通安全方面乃至其他许多领域,各级职能部门需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对滥用公权力踩刹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