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摔哥”
,你何时才能不用“摔”?

古语80岁,已经是耄耋之年,而本该颐养天年的岁数,杭州“老摔哥”曹文轩却屡屡“假摔”,以博得路人同情,骗取善良人施舍的钱财。“老摔哥”实际上算是“摔爷爷”,相对于那些足球场上的假摔,他绝对算的上是假摔之王,9年历史啊!(财讯网)
“老摔哥”事件仿佛再一次击中了人们的“道德软肋”,引发新一轮的道德问题探讨。很多人会去指责老人行为的卑劣,利用好心人的善良,简直为老不尊。但我们对假摔九年的“摔爷爷”不能仅有道德谴责,在本人看来,“老摔哥”更像是我们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或是一个万花筒,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年过八旬,为何流落街头?从他编造的台词中我们便知一二,老伴过世十年,有三女两儿。试想,如果子女孝顺,儿孙承欢膝下,老人还能成为大名鼎鼎的“老摔哥”吗?当民警说要带老人回家时,老人所表现出的并不是对家的依赖和想念,而是厌恶和恐惧。如果老汉的儿女真正很孝道的话,他不会选择离开家乡过着四处漂泊的乞讨生活。难道“客居”他乡城市的滋味真的要比在家安居的滋味要幸福好受得多么?
“老摔哥”自称自己是退伍军人,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假如他真的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应该享有军人该有的优待。而就算他只是一名普通群众,他也应该得到该有的社会保障和帮助。从普通人变成“老摔哥”,这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哀,更是国家和社会的悲哀。尽管“老摔哥”属于个案,但这种现象无疑是与和谐社会建设不相符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为“老摔哥”个人而言,假设真是儿女不孝,也不应该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和善心来“赚钱”。这是对公众善心的戏弄与嘲讽,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再次让公众的善举无所适从,让整个社会已经有些弱化的尊老爱幼、弘扬善举等道德标准再一次受到冲击,乃至摇摇欲坠。
所以说,“老摔哥”的遭遇反映出社会很多问题,引人深思,但更重要的是要引起重视。首先,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法律层面上讲,子女应该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老摔哥”的子女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将自己年迈的父亲接回家,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其次,政府应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养老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和帮扶机制建设,同时应该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的为那些老人提供应有的帮助和精神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救济、帮扶、养老、敬老和孝老氛围。对于退伍老军人,该有的待遇也应该落实到位。最后,就“老摔哥”本人而言,他应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应该去寻求政府或者社会保障部门的帮助,让其解决困难。
“重阳节”就要到了,老戴祝福天下所有老人幸福安康、开心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