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作者)
名车1元卖、住房低价抢、价值数千元的手机只要1元、数千元的化妆品只需两三百块……这就是近年来网上兴起的“秒杀”购物。如今“秒杀”消费已然成为网购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网民还没享受到省钱实惠,就先遭遇了不法分子的购物陷阱。
【案情简介】
不久前,安徽的刘女士本想花1元钱“秒杀”价值500多元的某品牌化妆品,没想到打开的是一个钓鱼网页,以至于在付款时暴露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和动态口令,账户里的3000元钱被不法分子盗取。
无独有偶,住在山东省威海的王先生也遭遇了类似骗局。他在浏览网页时,发现了一个“秒杀”网站,一元可充值50元。一直习惯于网购的王先生立马拍下付款。随后王先生在网页弹出的网上银行付款页面中按提示多次输入账户、密码、动态口令等信息。不久后王先生收到信息:已成功转账2万元到一个陌生账户。
【案情分析】
据统计,以“秒杀”为圈套的网购诈骗案在今年春节后数量猛增,相关钓鱼网站已突破百家,大多是利用木马程序盗取消费者的网银密码和动态口令,从而达到窃取消费者金钱的目的。
根据分析,不法分子主要通过以下三种“秒杀”方式实施犯罪:
一是伪装知名购物网站的“秒杀“网页。它会引导受害者登陆假冒的网上银行,骗取网银账户密码并转走其中的资金。
二是在网页链接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秒杀器“软件。能够控制受害者的电脑,从中获取受害人的信息。
三是有部分专玩猫腻的“秒杀“网站。为的是欺骗网友充值购买“秒杀币”,其实很难成功抢到低价商品。由于参与“秒杀”的人群同时都是网银用户,如果无法分辨网站真伪,很容易就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防范有招】
第一、网购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遇到需要输入账号、密码等环节,一定要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再进行填写。更不要轻易尝试点击QQ、E-mail等方式得到的交易链接;第二、不在对方以低价或其他理由发送的站外商品页面、付款页面等处交易,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等进行支付,可最大限度保障交易资金的安全;第三、为经常网购的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并设定为自动更新,确保自己的账户与资金安全免受病毒、木马等非钓鱼类威胁;第四、查看网站的备案信息,如果发现网站备案信息与网站不相符,没有ICP/ISP,基本可以判断是钓鱼网站。第五、一旦受骗要立即报案,并保存好聊天记录与网页信息作为骗子欺诈的证据。最后老戴郑重提醒消费者: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一原则,别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附: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