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为自然粽叶
右为“返青粽叶”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您都准备好了么?
老戴小时候也跟着大人学过裹(包的意思)粽子,那时候生产队里分到各户的粮食很少,大米作为江南主食来讲是非常金贵的,大人怕孩子将米撒落在地上,所以一般都不让孩子包粽子,呵呵。。。
包粽子的材料大都是芦苇叶子,也有竹叶或其他材料的。新鲜粽叶都是青青的,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成黄绿色或者绿褐色。在我们常州农村,经验丰富的老人会将粽叶泡在水中保存,或将其悬挂晾干,待食用时再放到水中浸泡复原,但是这两种做法都无法让粽叶一直保持青绿色。近年来,一些生产粽子的厂家为了保证粽子的“卖相”,在浸泡粽叶的时候向水中添加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这样粽叶便可以达到“返青”效果。所以在购买时,大家应该注意选择黄绿色的粽叶或粽子。
经过化学“返青粽叶”的危害,主要是在高温蒸煮过程中的铜、砷、汞等元素会游离到粽子中。权威部门曾经做过检测,经工业硫酸铜等化学物质浸泡的“返青粽叶”中铜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约40-100倍。如果长期食用这种粽子,容易导致铜中毒,严重的甚至会致癌。因此,购买粽叶或粽子时不要贪图“外表光鲜”颜色鲜绿好看的。原色的粽叶颜色发黄发暗,虽然不好看,但是更加自然、安全。
那么,如何选购自然、安全的粽叶呢,老戴教您几种方法:
1、在购买时,您可以用手沾点水摸下粽叶,如果手上沾上绿色,那毫无疑问是“返青粽叶”,还有,如果是“返青粽叶”,煮出来的水除了是淡绿色的,而且还带有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道。而没有染色的粽叶则有植物天然的清香味。
2、除了选择好的棕叶和馅料外,还需要注意用来包裹粽子的绳子,最好选用麻丝等粽叶绳。请不要使用尼龙绳、塑料丝,因为,尼龙绳、塑料丝在高温蒸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利于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