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节长假以后,不少患有胃病的人多会发生各种不适。当胃闹情绪时,只有恰如其分地安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急性胃炎:食用流质
疾病特征:如果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有时甚至会吐出胆汁或血性液体。
提示:这时不要急于止吐,最好食用流质,如米汤、杏仁茶、藕粉、薄面汤、去皮红枣汤、姜茶等。同时适当增加食盐的用量,以弥补在呕吐和腹泻过程中丢失的电解质。
待病情缓解后,可以逐渐过渡半流质,如面条汤、米粥等。但切忌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并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奶和大豆类制品。
浅表性胃炎:少食多餐
疾病特征: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者在餐前餐后都会感觉上腹部隐痛,尤其在餐后有明显的饱胀感,时有恶心、反酸等不适。
提示:胃炎发作期间应采用少食多餐,让胃减轻压力。不含糖的牛奶以及苏打饼干等都是最佳的食品。此外,要少吃全麦面包、芹菜、韭菜等食品,在胃受伤的情况下,吃这些食品容易加重胃的负担。可以吃些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能养胃的蔬菜。
萎缩性胃炎:常吃软食
疾病特征:由于胃粘膜长期受炎症损伤,会变得薄和粗糙。胃镜下可以看到粘膜下血管显露出来。患者在饭后常有饱胀感、食欲下降等症状。
提示:柔软的食物对于已被损伤的胃来说是最适宜了。随便挤压几下,就能粉碎和分解,而不像对付油炸物或硬食那样要不停地费力。所以烹调方式可多用蒸、熬、煮、氽等,而忌油炸。此外,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的牛奶、鱼肉、红豆、肝脏等食物,有利于修复胃壁,帮助胃液分泌。饮食要定时、定量。
值得提醒的是,慢性胃炎尤其要忌大量饮酒,饮酒会使保护胃粘膜的前列腺素E减少,胃粘膜的抵御能力下降,从而使受伤的胃雪上加霜。
溃疡性疾病:重在杀菌
疾病特征:溃疡引起的胃痛大多在秋冬等换季时加重。有关专家估计,约有10%的人在一生中会患有此种疾病。
提示:幽门螺杆菌在溃疡病的发生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的胃溃疡都由它所引起。
所以,一旦患有溃疡病,首先要检查一下是否存在这种细菌。只有除菌后,才能使溃疡得到改善。饮食时最好采用分食制,以免传染他人。生食、冷食、辛辣食物对已溃疡的胃而言,都是一种恶性刺激,应该避免。此外,溃疡病患者通常比较怕冷,所以要注意局部保暖。
消化不良:愉悦情绪
疾病特征: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多由于支配胃肠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胃病。患病时常有焦虑相伴,或怀疑自己存在某种重疾,以至积虑成疾,使胃反复疼痛,食欲越来越差。
提示:缓减症状的关键在于愉悦心情,注意在工作中尽量放松,多运动,以此转移压力。此外,要尽量避免烟酒刺激。可食用烤馒头来助消化,这是因为淀粉在
180℃~200℃的高温下,已经进行了分解的第一步,含有大量“糊精”,可使食物更容易消化。
粥最养胃
粥有温热、清淡、易消化等特点,符合胃对食物的多种要求。
红枣桂圆粥:在煮粳米粥时放入适量的红枣、桂圆等补胃食物,可将它们的营养熬煮到粥里,比直接食用更容易吸收。
山药煮粥入菜:山药是一味健脾益胃的食材,把它与粥同煮有性味平和、健胃益气之功效。
用于养胃补而不腻,易于消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