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戴友情提醒:警惕节后求职陷阱!

(2011-02-10 08:25:13)
标签:

招聘

求职陷阱

应对

防范

提醒

杂谈

 

 老戴友情提醒:警惕节后求职陷阱!



转眼间已是年初八了,随着各企事业单位逐步的开工,我市将迎来兔年首轮招聘求职大会!首轮招聘会的求职者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来到陌生环境后,往往会只求先找份工作尽快稳定再图其他,这种急切的心情给了黑中介以可乘之机,每年春节后都是黑中介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此老戴收集了一些求职圈套和防范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圈套一:私招乱聘

  私招常在街头、电线杆张贴或私下传递招工广告,一般私定工资及待遇,对求职者的个人利益和人身保护没有任何承诺,出了事也概不负责。

  对策:不应聘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圈套二:混迹招工

  此类招工常混迹在劳动力市场人群里,用协助求职者找工作或假借劳动力市场批准招工,其方法比较隐蔽,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第一,对求职者的工资及利益没有法律性的保障,使求职者上当而无处说理。

  对策:一定要看对方是否有固定的招聘摊位和市场内统一印制的招聘胸牌、号码等。

  圈套三:虚假招工

  此法常被经济效益不太好的单位、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影响的服务性企业采用,目的是借招工办法在媒体上借机宣传自己,实际上并没有招工。

  对策:及时报告劳动监察部门。

  圈套四:以招工名义乱收费

  利用招工的手法故意大批量许可报名并收取报名费,还有的收取抵押金之类,目的在于谋取利益而非真正招工。

  对策:发现有收取报名费、登记表费或抵押金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圈套五:高薪陷阱

  利用高薪和好待遇做诱饵吸引有技术或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不适宜的工作,且并没有兑现高薪承诺。

  对策:一定要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及工资待遇。

圈套六:短信招聘陷阱
  通过发送类似于“某单位因业务发展诚聘业务公关,月薪1万元以上,可兼职”之类的手机短信找到可能上钩的求职者,要求求职者在上岗前将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培训费”存到某账户。
  对策: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回个短信或者交点不明不白的钱就可以获得好的职位是不可能的。

圈套七:试用陷阱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并不明确告知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往往很低,企业承诺转正后工资会大幅度上涨。但是,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企业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
  对策:在确定去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该公司的员工打听消息,询问那里的工作情况。如果已经去了公司,更应该主动多和同事交流这些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做“冤大头”。一般同一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刊登相同的招聘广告,说明该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且急,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若一个单位数周后再次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另外老戴准备了三招“求职防身术”:

  第一招:选择正规中介,或者是大型、公益的招聘会。

  第二招:谨慎对待交押金和身份证,通常情况下此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第三招:仔细阅读用工合同,不要被少数用人单位的文字游戏所迷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