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世平博文-关于警务开博点评·讨论集锦以及我的一些文字

(2010-12-30 10:03:16)
标签:

警察开博

讨论

楷体

gb2312

博文

杂谈

分类: 七嘴八舌

  《关于警察开博问题的讨论》

 原文

  本博以讨论“社区警务开博”的话题,先后在2010-12-23 20:26以《复贴心老戴:社区警务与网上警务并肩作战》与2010-12-25 12:30以《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为题的两篇文字发出之后,几天来,得到了许多老师、朋友们的浏览、关注、支持、鼓励、点评,更让本人欣喜不已的是,引起了博友贴心老戴刘志欣淡水茶香畅泽文丛贵等网友参与的热情讨论,开阔了视角,拓宽了视野,引起了一些较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一些焦点问题的讨论,本人为之眼界大开,在此道一声感谢。

  鉴于在点评留言栏不易浏览阅读,按时序选择部分留言在此,期望引深话题的讨论。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本人认同,赞成警察群体参与网络作战,其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必须性、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性关注,特别是高层,也包括警察群体自身,可以说: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通过警察群体自身方方面面的从认识到逐步认知,从思想重视到行动起来,从由点到面拓展到日益普及的“全面开花”,群体成员们的不断地努力来实现,逐步纳入警察国家职能的实施,是时不我待的大势所趋,放弃这一块阵地后果,不仅仅是警察群体自身所不容,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也是不会原谅和理解的。

  目前,警察职业参与网络群体性作战的气候已经形成,譬如:“看着就着急”的心态;发感慨的“不同声音”;“束手无策”的波动情绪……在警察群体内部不能说看不到、听不见,而辩证的看,这些都是参与网络作战,形成爆发“冲击波”的“能量源、动力源”,决策正确,引导得法是关键点。

  公安局长、政委开博客、微博的领导干部,在网络中也不乏其人,应该是领导层学习、效仿的榜样。

  领导层带头参与开博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与引起思考的问题,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领导层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决策、引导。而现在还需要辩证理性的去看,现在的领导层,特别是中层、基层,由于年龄等多方面的原因,有那么一部分对网络常识“知之不甚”也是现实,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来“补课”。今年,我参与了山西省公安厅举办的八期【全省派出所所长培训班】、特别是两期【全省县级公安局长信息化运用培训班】的讲课活动,杨司厅长亲自为培训班主讲第一课,其中很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安排,就是为了解决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问题。然而,也需要在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制定一些相应的“游戏规则”,来规范领导层的参与行为。

   作为警察群体的个体开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才算是气候?现在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我感觉:个体“自身”想到了,去做了,尽心尽力的付出了,得到了老师、朋友们的基本认可,问心无愧就好,要求别人“比肩”没有现实意义,但讨论如何交流沟通中,谋求警察群体中领导带头在“冲锋陷阵”中“茁壮成长”的“游戏规则”,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又是非常之需要的。就我个人的直感而言,今年全省警察开博客、微博的氛围正在逐渐起步、形成,也是现实。全国的情形,尽管发展不是太平衡,但确有一股全警行动方兴未艾的气势,锐不可当的正在悄然兴起。2010年12月20日,我们的公安部长孟建柱同志,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与时俱进的提出了:“要善于借助网络微博等新型媒介搭建警民互动平台”,已经向全国的民警和民警的领导层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应该相信“面包会有的”。而我所在的太原市局、万柏林分局,已经形成了一股旋风,在全局形成了一个小气候。

 

淡水茶香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5 13:36:06   [回复] [删除]


  掌握好我们工作的宗旨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在多元的社会思想氛围里找一个平衡点,做有益社会进步的事情,这是职业的要求:我们又要尽可能的做到不损伤搏客的独特风韵。相信我们人民警察的搏客中可以有引领社会风尚及情操的彩虹。

畅泽文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5 22:09:36   [回复] [删除]

  我们有点各说各话,我的观点是在领导不带头开博的情况下,在现有体制下,你我的开博成不了气候,我们的体制决定了这一点,我的悲观首先来自于现实,我说清了没有?

 

贴心老戴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5 23:08:18   [回复] [删除]
  畅泽文同志所表达的是对网络、对博客的不同想法(主要是指咱警察开博具有多少意义而言),这在我们内部乃至政府机关内部,绝对不是少数人的看法,可能有一大群,其实这也难怪!
  请允许我引用胡锦涛总书记的一段话:“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已知远不如未知,其技术发展和社会影响还将发生深刻变化。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网络,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鄙人窃以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对话、电子信箱、开博发贴、网络专栏”等多种形式,去了解民意、发布信息、解疑解惑以及加强引导、提供服务等等。
  实践也足以证明,政府机关、人民警察开博,也是集中民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从中可以“听取民声、改进工作方法、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大概有150万个BBS论坛,各门户网站的博客、微博不计其数......规模绝对是世界第一。国内的许多“事件”也是因网络(特别是利用论坛、博客、微博信息的即时性)而无限地被放大......谁能对此熟视无睹啊。我想,作为网络传媒之-的载体-博客,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以上为个人的一点拙见,敬请各位大虾们不吝赐教!

 

贴心老戴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5 23:13:25   [回复] [删除] 
    欢迎各位朋友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畅泽文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13:49:49   [回复] [删除] 
    我们发表观点,不能从理想出发,得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对不。

 我的意见是,警察开博,在领导不带头不参与的情况下,不可能成气候。
    而让领导开博,现实吗?
    我知道,公安部宣传局曾以该局名义在新浪开过一个博客,有情况么?没有!甚至连你这样的博主都没有听说过!

 

畅泽文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13:51:15   [回复] [删除]

  说网络或说博客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四大文明建设的影响力,我完全认同,但这说明不了警察开博能成气候。

 

丛贵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14:55:55   [回复] [删除]


    警务博客建设中的快乐,基于对研究公安工作纯粹的热爱。我想许多公安前辈都有这样的心得:“搞公安要对公安有热爱”,搞博客也一样。后辈丛贵在公安局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许多从事基层公安的前辈同仁们,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乐道的情怀,把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警务博客是新型的东西,有支持就会有反对,当然也有旁观者静候其发展趋势。可以肯定的说在警务博客运行以来已经有人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但是许多人还未曾接触。因此我想,需要将警务博客建设中的快乐慢慢的传递,渐渐影射,总有一天,它会被众多公安同仁接受,并发出璀璨瑰丽的明珠之光。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这是上次做客铁北归来,我最大的感受。就像您的网上警务室,QQ交流群,由最初的萌芽到成长,不断排除各种苦难,渐渐形成规模。虽然还不成熟,但值得期待。是因为您有了这种热爱,才会对这艰辛的公安警务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而产生前进的恒久动力,在为民服务之路上越走越远。

 

丛贵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14:54:43   [回复] [删除]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看了两位前辈对话,丛贵有点小小感慨,博客这东西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奥妙无穷,简直是开发不尽的宝藏啊”。
    畅泽文先生的话语,引起我对公安民警警务创新动力的思考。“创新”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坚持下来就更难。我想畅前辈的想法可以归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决定了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写博客。但是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各类行业佼佼者不同的经历,不凡的人生都在启示我们,工作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所以,我是积极支持您的。
    可是,在这段时间警务博客运行以来,有的人认为,警务博客运行这一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有的民警甚至一个月都不登陆一回,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
    我想,快乐其实可以渗透在警务博客建设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创造它、感受它、理解它。博客也是媒介,通过此,丰富的智慧故事和博主本身的精神、杰作可以渗透出他本人的积极的思想,而渐渐影响这个脆弱的警察群体,而使更多的人争做阳光警察,又可以向广大民众昭示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博客中拍案惊奇的案例还可以使更多的不同地区的民警互相交流更为广泛的办案经验,阅读者亦从中受训也可以参与讨论研究民警的方案,而最终达成最为合适的方法。我想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博客效应”。

 

丛贵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14:56:17   [回复] [删除]

  为了警务博客的建设,我们必须战胜无数的挑战,攀登无数的险峰,在探索博客前景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进展中,我们也还要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体验。不才丛贵聊表数语,衷心的祝福您!

 

丛贵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15:12:01   [回复] [删除]

  在领导不带头不参与的情况下,不可能成气候。我想主要不在谁牵头开博客,关键在于老百姓能否通过博客收益,还有就是全国各地的民警通过博客共同探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

刘志欣对你的博文《复畅泽文:铺路石的想法与动力》发表评论

2010-12-26 20:02:15   [回复] [删除]

  一个话题能引出同行不同看法是好事。畅先生的意见,有其积极的一面,强调了要领导带头。这是多年来公安机关的传统,领导带头了,许多事情才得以推动。但也要看到,现在公安工作有大量的创新,就来自基层的实践。有的被开明的领导认可了带头推进,也有的暂时只认可还没带头。现在确有一些领导,只善于跟领导交流,还不太善于运用网络与群众交流。中央领导都非常重视网络民意,许多西方国家领导人也在开博。我看,过几年,开博的领导会越来越多。再说,现在P民们推着领导进步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