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旁尖身咖啡的复兴 THE BOURBON POINTU RENAISSANCE

(2016-07-26 12:23:00)
标签:

杂谈

留尼汪在地图上是个不起眼的黑点儿,在咖啡历史上却是个不可小觑的惊叹号!

当地出产的波旁尖身咖啡(学名“Laurina”)是极品阿拉比卡咖啡的变种。生长在内日峰海拔1499英尺的山坡上。它在留尼汪种植的历史悠久。1819世纪时,波旁尖身咖啡仍然十分娇气,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因而价格不菲。法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大规模发展留尼汪的咖啡种植园,他们从非洲大陆运去大量的奴隶作为劳动力,并将当地大部分可耕种的土地变成了咖啡种植园,咖啡生产达到鼎盛时期。

http://ww4/large/6b387cebjw1f676hisi9dj20yi0qrwis.jpgTHE BOURBON POINTU RENAISSANCE" TITLE="波旁尖身咖啡的复兴 THE BOURBON POINTU RENAISSANCE" />

当时的波旁尖身在欧洲大陆得到了皇室的追捧,波旁王朝路易十五宣称它是世界上最棒的咖啡,从此王公贵族趋之若鹜。不仅如此,由于它的经济主导地位,波旁尖身在留尼汪当地举足轻重。彼时的波旁尖身就像杨贵妃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何等辉煌、何等风光。

为波旁尖身带来独特风味的地理环境,也差点儿让它经历一场灭顶之灾。留尼汪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不得不忍受飓风的侵袭。上个世纪的几场强烈的飓风和传染病让咖啡种植毁于一旦。岛上的面积有限,当蔗糖和朗姆酒兴起的时候,甘蔗种植取代了咖啡种植。波旁尖身在世界咖啡的舞台上一度销声匿迹,成为书本中记载的历史和传说。

1999年,日本的咖啡专家川岛良彰慕名而来,却带着记载着Laurina的历史失望而归。所幸,留尼汪当地的植物学家们并没有放弃,经过努力,他们终于在岛上找到了这个独特品野生母树。波旁咖啡种植逐渐小规模地发展起来,迎来了它的复兴之路。

和普通的波旁咖啡相比,尖身咖啡的叶子更细小,咖啡果更小更尖,树形也好似圣诞树一般尖尖的,故得其名。果实成熟后,有着浓郁的勃艮第酒红色。之后手工采摘、慢慢风干。波旁尖身是一种口感清淡、清澈的咖啡,它的咖啡因含量约0.5%,而通常的阿拉比卡咖啡因含量为1.2%-1.6%。闻香有柠檬和花香混合的痕迹,入口微甜,不苦,完全不用加糖或牛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更像茶。因为有花果的香味,口感优雅,慢烤的工艺保留了它微酸的味道和各种浆果的影子。土壤的特质影响着咖啡果的味道,此前我喝过牙买加的蓝山咖啡,也品尝过印尼的狸猫咖啡和夏威夷的科纳咖啡,这回波旁尖身轻而易举位居榜首。

http://ww1/large/6b387cebjw1f676ubuvraj20yi0paabw.jpgTHE BOURBON POINTU RENAISSANCE" TITLE="波旁尖身咖啡的复兴 THE BOURBON POINTU RENAISSANCE" />

也许是这段曲折的历史,让所有品尝它的人除了舌尖上的享受之外,都多了一份百感交集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