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区带
(2012-12-01 19:41: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THECORNER--咖啡文化 |
咖啡生长的区域大约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这个区带也被称为咖啡区带(coffee zone)。而优良的阿拉比卡咖啡种植地通常海拔会比较高(亚热带区域在600米到1200米之间,赤道地区则是海拔1200米到2100米左右),土质以火山灰为最佳,而且早上要可以晒到太阳、午后要可以遮阴。要符合这样的条件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咖啡种植在大树底下,否则就要求种植区下午能够云雾缭绕。后者必须要先天环境配合,无法强求,但是前者却很容易,只要保留种植区原来的大树即可!这样的生长特性使得咖啡种植可以经济与环境兼顾,不需要像一般的农业开垦必须将整片树林夷为平地,破坏生态环境,所以有许多机构在推行这样的种植方式,而值得欣慰的事有许多咖啡农不但认同这样的观念,也已经开始实行这样的种植方式。
即使都是阿拉比卡种的咖啡,也会因为种植方式与区域的不同而造成品质上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阿拉比卡咖啡虽然占了全世界产量的65%,但是真正的顶级精品咖啡却依然寥寥可数的原因。举个例子来说,巴西虽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所种植的也多是阿拉比卡种,但是因为巴西的咖啡绝大部分都是种在海拔甚低的平原上,品质自然无法跟种在高海拔山区的咖啡豆相比,这些品质平庸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当然还是只能作为速溶咖啡或是罐装咖啡的原料(或许应该说是:品质较高的速溶咖啡)!所以请诸位注意,并不是标示着“阿拉比卡”就代表好咖啡,真正的好咖啡师需要许多严苛条件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