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年十二月,为了镇压韩王信的反叛,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白登,汉高祖及所率三十二万汉军,被前来救援韩王信的四十万匈奴精锐铁骑包围七天,无法突围。不得不以女儿长公主嫁匈奴单于冒顿为条件,换得自己活命。汉高祖逃出白登,由平城撤回。路过赵时,赵王张敖以女婿礼节,接待这老岳父刘邦。尽管,赵王张敖小心服侍着这位老岳父。可是老岳父还是百般凌辱这个极为儒弱女婿。不要以为是汉高祖有对人极为傲蛮个性,以及刚吃了败战导致把气撒在女婿身上。汉高祖逃出匈奴铁骑包围圈,是再度以女儿为筹码换得活命。尽管,他妻妾成群,可惟一只有长公主这个女儿。当年为了避“鸿门宴”丧命危险,拿女儿作“统战”,把这个女儿嫁给了敌人将领项伯。鸿门宴上,出现女婿项伯用身子为岳父挡住剑的一幕,使刘邦保住了生命。演绎出脍炙人口的名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荥阳对峙,当恼怒的西楚霸王要烹煮刘邦父亲,项伯又出面阻止项羽。西楚霸王项羽被灭了,长公主从项伯怀抱中被解放出来,改嫁给赵王张敖为妻。如今刘邦为了再次保命,不得不再次让女儿献身于匈奴。为保证国际外交承诺兑现,惟有棒打鸳鸯,拆散长公主与女婿张敖这对夫妻。搞掉女婿就成了汉高祖的头等国家大事。
目睹张敖遭受凌辱,赵相贯高与赵午等人说:“赵王太儒弱了。”他们愤怒地对张敖说:“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赵王服侍皇帝甚恭敬,皇帝却无礼至极。我们替赵王杀掉刘邦。”张敖咬破手指滴血发誓:“君此言差矣!先人亡国,全赖汉帝之力得于复国,汉帝之恩是我等作为子孙必须铭记与感恩。愿君不要再说这种话了。”贯高、赵午等私下商量:“赵王不愿背叛皇帝,是他品德好,我们不为难他,不让他背黑锅。我们私下杀皇帝,事成了功归赵王,事败我们自己承担责任。”张敖的父亲张耳是当年参加陈胜、吴广反秦起义。秦朝灭亡时,被西楚霸王项羽分封为王,张耳与刘邦属同一代反秦有功的侯王。汉楚之争初期,张耳被陈馀灭国,逃出投奔刘邦。刘邦让张耳与淮阴侯韩信共同领兵北上攻打魏赵燕代,建立反西楚霸王的北方基地,为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刘邦在成皋兵败逃跑,只带夏侯婴北渡黄河,潜入赵军营中夺张耳与韩信的兵权印信,带走二十五万军队。留张耳镇守赵地,令韩信为赵相,前往齐再组建一支军队攻击西楚霸王的背面。张耳死后,张敖继承赵王位。
公元前199年十二月,匈奴与韩王信因汉高祖没有兑现嫁女承诺,再度发兵攻汉。汉高祖只好再度统兵抵抗。汉高祖在东垣结束与匈奴战斗,经柏人县回京城。有人告发贯高在柏人县驿站中藏有刀斧手,准备刺杀刘邦。汉高祖即下令抓捕赵王与贯高等谋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着要自刎谢罪,贯高怒骂:“谁让你们自杀?赵王实无参与预谋,也被捕了。你们都死,谁来证明赵王清白?”赵相贯高与赵王一起被抓。当要押解进京时,赵王府的府臣与宾客都争着要跟进京。汉高祖为堵塞言路,为把赵王主谋“弑帝”之罪做实,做成铁案,就发诏:“赵群臣宾客敢跟随张敖进京者,诛杀三族。”郎中田叔、孟舒、赵午等人变着花样钻法律空子,自己髡除头发,脖子鉗上铁铐,冒充为赵王府家奴跟随进京。
在廷尉府审讯时,贯高对廷尉回答:“这是我等私下作为,赵王没有参与预谋。”吏役用尽挞刺炮烙各种刑讯逼供手段,以至体无完肤可供刑伐,可是始终不改换供词。吕后也数次为女婿张敖求情,对刘邦说:“张敖是长公主夫君,不会企图谋杀你。”汉高祖怒斥:“张敖一旦得天下,还在乎你女儿吗?”拒不听劝。廷尉经反复刑讯逼供毫无结果,只好以“贯高拒不招供”如实向刘邦汇报。刘邦感叹说:“真壮士啊!谁有与他关系好?私下询问他实情。”中大夫泄公自告奋勇称:“臣与他同村,对他很了解。他有赵国人‘敢作敢当,说一不二’的义士个性。”汉高祖让泄公持符节到牢中探望。泄公与贯高自幼生活一起无话不谈,泄公问:“张敖果真没有参与预谋?”贯高称:“谋杀皇帝是以‘诛灭三族’定罪。人之亲情,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妻儿?不是我的罪,又何必替赵王担此大罪。确实与赵王无关,是我们私下策划。”并说出事发起因,实为汉高祖过分凌辱张敖,导致众人为赵王打抱不平,私下背着赵王谋划。泄公如实向汉高祖作汇报。
公元前199年九月,匈奴再度催讨长公主,吕后日夜哭泣:“妾唯太子与一女,奈何要把女儿丢弃于匈奴。”死活不让长公主远嫁匈奴,正当汉高祖束手无策时,刘敬出主意:“若陛下不能遣送长公主远嫁,可令宗室及后宫婢女诈称长公主。一时间,他也不知是假冒的。更何况,冒顿杀父自立,霸群母为妻,他不会在乎‘长公主’的真假。”公元前198年十月,刘敬送假长公主至匈奴完婚。十二月,刘敬由匈奴归来。公元前198年一月(汉朝沿用秦朝历法,以十月为岁首,一月就是四月),汉高祖释放赵王张敖,贬为宣平侯;改立刘如意为赵王,任陈豨为赵相,一年后(公元前197年)赵相陈豨起兵造反。
汉高祖赞赏贯高的宁死不屈,派泄公到牢中告诉:“张敖获赦。”贯高高兴地问:“放了吗?”泄公说:“放了。皇上赞赏你,也要赦你。”贯高说:“为还张敖清白,虽体无完肤也不能死。今赵王释放了,我已尽责了,死无遗憾。作为人臣有‘篡弑’之罪名,还有何面目服侍皇上!纵然皇上不杀我,我也愧对自己的良心!”当场自杀身亡。张敖被抓时,不顾“诛杀三族”的警告,田叔、孟舒、赵午等“自髡为奴”跟随进京,为赵王作无罪证明,汉高祖特别赞赏这群赵王府的家臣对主子“绝对忠诚”行为。张敖被赦后,刘邦召见他们,与之对话后,感叹地说:“朝廷中大臣的忠诚,尽在这帮人之下。”汉高祖为提倡官员们向他们学习“绝对忠诚于皇帝”。把他们全部破格提升,任命为郡守、诸侯相。在汉朝,诸侯王与诸侯相之间是相互对立,诸侯相负责对诸侯王监管。犹如现代,司令员与政委的关系,表面让人感觉司令员管政委,又美其名为分工不同,各管各自的事务,实质是政委负责监管司令员的一举一动。赵王府家臣与赵相即不隶属同一个系统,又级别相差也很大。赵相属朝廷任命官员,领取朝廷俸禄,还有自己办公处理朝廷公务的相府;家臣则是诸侯王自己任命,即不领取朝廷俸禄,又只是帮忙处理王府事务的奴才,是比奴隶高一个等级的自由人。
应该说汉高祖本人才是贯高冤案制造者,其目的:一为兑现嫁长公主于匈奴承诺,有意嫁祸于张敖,达到拆散长公主与张敖的婚姻;另一个更重要目的,剪除异姓王。但是,吕后为亲生女儿的幸福,极力阻止长公主远嫁匈奴。这“弑杀皇帝”案即被刘邦用于满足对外承诺的需要,又可剪除异姓王,可是也引起宫内皇帝与皇后的争斗。刘敬是平息这场争斗的人,及解救了张敖与长公主。由于他久居北方熟知匈奴人特性,提议“以假代真”,帮助长公主解套,汉高祖不得不同意外交造假做法。为防止造假激怒匈奴,破坏两国关系,引起匈奴再度军事攻击报复。汉高祖慎重地等待,刘敬把假长公主送往匈奴完婚回来,知道匈奴单于冒顿满意,才正式赦免张敖,贬为宣平侯。刘敬使张敖与长公主的婚姻保住了,刘邦死后,“爱憎分明”的吕后执掌大权没有对他开杀戒,而是尊重他。吕后出自对亲生女儿怜爱,公元前187年四月,册封张敖为鲁元王,长公主为鲁元太后,其儿子张偃为鲁王,其女儿嫁给汉惠帝刘盈,立为张太后。舅舅娶外甥女为妻,来个“亲上加亲”。一个事实,没有长公主献身嫁给项伯,就没有女婿在鸿门宴上,用身子挡住项庄刺向刘邦的剑,恐怕刘邦命丧鸿门宴。在白登,没有再度以长公主为筹码交换,刘邦也将被匈奴灭于白登。所以,长公主对汉朝的贡献是巨大。可是顾及开国皇帝名誉,不让后人指责“刘邦是为自己政治生命,公然拿亲生女儿肉体与敌人作交易的卑鄙无耻小人”,当朝御用文人司马迁有意忽略长公主,把鸿门宴护驾归为樊哙功劳。当然有读者提出鸿门宴前,刘邦只是口头提出“把长公主嫁給项伯”,没有真正把长公主嫁给项伯。可是从历史记载恰说明长公主确实嫁给了项伯,因长公主为项伯之妻,在公元前203年荥阳对峙时,西楚霸王项羽要把刘邦的父亲烹煮。项伯才会再次阻止,使自己爱妻的亲爷爷免于遭受烹煮。把“白登嫁女求和”写成刘敬所提。刘敬的重要贡献是创造国际外交史上造假,开启大汉王朝屡屡“以假代真”,不断地利用“假公主”与匈奴和亲换取真和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