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温暖
(2014-08-21 18:20:24)
标签:
育儿 |
分类: 英伦生活 |
相比法国人,我更喜欢英国人,再和比利时人比,那么我最爱比利时人了。比利时人就好像巧克力,欧洲中心城市布鲁塞尔构建了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他们也特别明白在这个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的存在的国家里,必须要学会武装自己,每个人都可以说好几种语言,不怕迷路没人帮你,英国人比较懒,基本上不会也不用说其他语言,在他们眼里全世界都好像会说英语,而法国人是全世界来法国的就应该说法语,否则来法国干什么,最要命的是,其实他完全听得懂你的英语,他也会用法语回答你的问题,你在在旁边干着急:如果我能听得懂你的法语,我还会用英语问吗?在法国的一年生活,我也比较同意多数法国人是傲慢和顽固的,他们眼里除了法国再没其他国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法国人都这样,还是有很多很可爱很有趣的法国人。
在英国生活的三年里,慢慢地有了对比,我还是更喜欢英国人。先是从英国的小孩子说起,我工作学校最小的是十一二岁的学生,还有一种稚气未脱的单纯和可爱,在接近青少年的阶段,他们还是比较单纯,可是基本的是非观已经很明显,我觉得他们整体还是很诚实上进的。记得有次上数学课,我也参与到他们的BINGO的课堂活动,就是每人有三行数字,每行大概五个,老师会随意的喊这些数字,如果提前圈到所有老师叫的,就可以喊BINGO,算是最后的赢家,奖品是一个巧克力棒,结果到这个活动快结束,有个学生晚到,我就把我的那张纸条给他,就是两个数字没圈到,很幸运的是他拿到之后几分钟就赢了,然后拿到奖品,下课后平时调皮的学生山姆说老师,那个巧克力棒应该是你的,你圈了那么多,他最后来享用你的战利品,我说谢谢山姆,可是老师不喜欢吃巧克力,给他也没有关系,他还是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我心里觉得特别的舒服。
和学生打交道有时候也很有压力,很注意和他们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他们这些孩子都比较早熟,再加上政府和学校有各种条条框框的法律和校规保护他们,他们都知道自己有怎样的权利,有狡猾的还会滥用自己的,所以我们这帮助教都有过被他们气哭的经历,我也有过一次,气自己付出不被理解,有次在课堂上居然掉眼泪了,觉得很丢脸,出去擦完重回课堂,很捣蛋的学生卢克看我眼睛红红的,说老师你怎么了?很义气的说,谁让你不高兴了,然后吼着说谁把我弄哭的,平日里他都不听话,老是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关系老师眼里进沙子了,很快没事的,不过我倒是对他那副满是正义的样子记忆犹新。我很喜欢去高年级的图书馆,他们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自由学习,不过一有时间他们就在那了大声的聊天,过去告诫他们一通好点,有次看到一个学生说得很厉害,我就问他我在找本书,他知不知道在哪里?他立刻就很认真的帮我一排排的找,本来只是想引开他的注意力,结果最后他说我有办法,到楼下问图书管理员,最后才知道那本书借出去了,看他那认真的样子,我是又好气又好笑。
生活的久了,就越发会不设防,小时候被家人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这里怎么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平日里出去散步,总是能遇到一些出来遛狗的人,有两家都住在家附近,每次都有逗上一阵子小狗,谈谈当天的天气,遇着久了,其中的一个老太太就约我到她家喝茶,老太太七十岁还很精神矍铄,和一只白色的小狗为伴,回来跟大卫讲他的戒心到挺大。不管是坐公交,还是购物,只要排队就排的很有秩序,人与人保持距离,哪次坐公交要去一个地方,旁边坐了一个老人,问他知不知道那个地方,他说别担心到那里我告诉你,你不会错过的,上班经过不远处的院落,总要看看满院子的繁花,忍不住要夸赞一下门口老太的辛勤劳动,她总是会礼貌的表示感谢,一脸的自豪和微笑。刚来的时候,去了附近的湖边一次,在湖边停车要收费,一下子就有一位女士过来,问到我们是刚来还是要离开,得知刚到要缴费,她拿了贴条说,这个可以用一天,你们拿去,绝不会跟你要钱,我们也学会了,昨天去了访问中心,贴条也是一天,我们只停了两个小时,要离开我给刚到的一家人,他们满是感谢,想到人与人都是相互的,因为之前有人向我们表示友好,所以我们也这样待人。
每周必不可免的是超市购物,我和大卫两个没有太多的需要,总是在旁边的MORRISONS购物,每次购物之后都能得到一张小优惠券,某次我们前面有个女士购完物忘了一件东西,就又跑回去拿,我们在后面等了几分钟,她回来后很抱歉,付完费收银处打出一张可以减免两镑五的优惠券,她就立刻给我们表示歉意,我们付完费就用了,也教会我们,我不爱在冰箱存货,存的多了不新鲜,总是多买也多有优惠券,多了之后就会在购物的时候给其他人,因为不用要过期,还不如帮助其他也省钱。上次去超市购物,收银员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米歇尔,米歇尔是这家超市的唯一一个华人,她来自香港,在台湾读大学,所以在教会做普通话和广东话的翻译,她很幽默,给我讲她年轻时的爱情和失落的服装设计师梦想。这个夏天超市做一个活动,就是夏天小福利,一共五个星期,每个星期购物都可以得到一张积分纸,集够四张在最后一个星期可以得到十五英镑的免费,我已经集了两张,上次又得了一张,一共三张,米歇尔说你缺哪张?我缺第四个星期的,她从口袋里拿出正好是第四个星期,说下周一定来购物,不要浪费,那还是一点小狂喜,真是觉得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都是令人开心的。
假期在麦当劳上班,总是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有早班的时候,是一种折磨,老是爬不起来,每次都要迟到几分钟,我发现不管我离家早还是晚,都要迟到,每次我的安迪都要起哄,有天他说我周六和你都是七点上班,我路过你家,我来接你,我说那你可当真,第二天早上六点五十他真的在路边等我,毕竟二十出头的小男生,没看到我的时候,在扒拉自己的头发,要整理一下让自己变帅,接了几次我买了冰淇淋给他,上周周四他和我一起下班,我说你送我回家吧,可是我想起要去超市买菜,我问他去不去超市,他说我不去,几个同事说他要是绅士,一定我送我回家,他被说得不好意思说,我在这里等你,你买完菜回来这里,我送你回去,我怎么好意思?这男娃这么好的,他说我这里可以玩游戏,我大笑这谁是主人啊?我要怎么做也太过分了。昨晚十一点下班,打了出租车,等车的时候,忘记和我一起下班的同事最近买了车,他做事很慢条斯理,我平日里对他还恶狠狠的,在等车的时候,看到他送另外一个同事回家,我大喊我都忘了你有车,他说我送你回家,我说我已经打了出租车,他说没事,我爸爸就是出租车司机,一两次没关系,我说好吧,先让我看看你有驾照没,我可不想和你一起死,另一个同事笑死了,一路胡说八道送我到家门,我说你真不要我的钱,他说真不用,我心里有点懊悔平日对他有点狠。
越来越习惯英国的文化和做事方式,记得刚来的时候,还比较礼貌,慢慢的觉得英国人很开放,第一次有人说中国不好,或者中国食物难吃的时候,我血朝上涌,立刻喊着你们英国的食物和猪食差不多,几个同事立刻哈哈大笑,说我怎么这么认真,就是他们也同意英国的东西难吃,都和美国学的速食,一点都不健康。英国人的包容性,有时候让我惊讶,他们很少对其他事情惊奇,我想这就是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清楚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不一定都一样,所以尊重和理解其他人,歧视和排斥是自找麻烦的,也是触犯法律的。当然,英国人总是自我嘲讽,还带着点幽默,比如世界杯的时候,他们问我说支持哪个国家,我说怎么也不支持英格兰,那么垃圾的,他们回答说就是再垃圾,你也得支持,否则你支持谁,越不支持越垃圾,已经垃圾很多年了,谁也不抱有希望的,这种解释让我觉得特别好笑。某天和一位留学英国的同学聊天,她说很多她的同学都留在英国,给中国的公司工作,虽然一年钱不算少,可是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还要看老板脸色,也没有什么朋友,和英国的文化不着边,我觉得挺悲哀的,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是生活,入乡随俗在英国是不容易的,可是我们还是要努力的学着这个国家的习惯,毕竟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资源不利用,就算身在其中,不能感受和融入,那岂不是太浪费,谁愿意生活在异国,还做边缘人,没有要成为英国人,至少可以知道我生活的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