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次曝光娱乐 |
分类: 『小煮光影』 |
《二次曝光》最近挺火。先睹为快的人不少称被吓到。对恐怖片一律忌惮的我不得不主动寻求剧透,先瞄了几眼杜娘里的简介。看完感觉如此云里雾里的简介其实和本部电影关系不大,也可能更激发观者的兴趣。况且,这也不是寥寥数字能讲得清的一部电影。
第一遍看完,同样有《观音山》里潮湿、阴天的感觉。看完第二遍,敲起这篇文。影片音乐很好,尤其是范冰冰驱车去新疆寻找真相,黄昏里旷野的山路配以不急不缓的击打声。据说《二次曝光》本身的原声配乐由英国作曲大师级人物哈维操刀。低回的音乐是保护,适合找到真相。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宋其是整容医院的咨询师,她的男友刘东是此医院的一名整容医生,两人交往了很久。她的闺蜜周小西漂亮艳丽,沾点儿风骚,有个无能的丈夫,有颗不安分的心。宋其的父亲是个病人,她时常陪父亲念书,常念到渔船沉海的情节。
宋其在刘东身上发现周小西系着的橙色丝巾,怀疑两人有私情。在周小西举办的party上,宋其通过门上的洞眼看见刘东和周小西在做爱。宋其激愤地质问刘东,刘东承认自己爱上快乐的周小西,厌倦宋其的忧郁。宋其来到周小西的家,两人摊牌,发生争执。宋其用那条橙色丝巾勒死了周小西,抹去了所有痕迹,带走了丝巾。
宋其克制住恐惧慌张,回到医院。趁着刘东睡着,她潜回周小西的家,将尸体埋进小院的泥土中。刘东因为周小西的失踪对宋其疑虑重重,宋其因为内心的恐惧和歉疚屡次噩梦惊醒。这时候,因为男友不能接受整容而被抛弃又进行二次整容手术的病人枚枚拆线后竟然和周小西有着一模一样的脸。一名叫刘建的警察找到宋其,称周小西的老公报案小西失踪,询问其是否知道小西的下落。宋其称周小西刚与自己吵架离开。宋其隐去杀人情节,向枚枚讲述自己和周小西的故事,请求她冒充周小西去警局销案。
刘建找到宋其称周小西已被老公接走,并暗示宋其与本案有牵连。刘东发现周小西的橙色丝巾在宋其处,知道真相并要联系刘建报警。宋其驱车逃跑,跳入湖中,却发现被自己勒死的周小西飘在湖中。她返回岸上。在小餐馆,透过玻璃看到警察刘建已追到此处。再次逃走的宋其夜晚开车无意撞死一人,竟是警察刘建。她怎样使力也无法拉动刘建尸体。宋其感到已入绝境,选择报警。
警察到来,却发现没有宋其所说的,警察刘健的尸体。整个系统没有刘建其人。而周小西根本未婚,已于一月前出国。而被宋其埋进土里的是一本署名刘建的日记本。警察联系到整容医院的郝医生。从郝医生口中得知医院并无刘东这个人。警察嘱咐郝医生和宋其一起阅读署名刘建的日记,找到真相。宋其感到恐惧和精神崩溃。
当然,观众可能同样紧张。影院放到这里。无一不全场气氛肃杀。镜头回放。医院的监控录像里,和宋其嬉闹的刘东并不存在,宋其一个人呈现病态的与人嬉闹状。宋其质问着“空气”为什么和自己的闺蜜有染。宋其被“空气”推到。超市的监控录像。宋其对着身边的空气向枚枚介绍,这是我的男朋友刘东。医院楼下的监控录像,宋其对着空气指手画脚,向警察“刘建”说明情况。门上洞眼后的实景是周小西和表姐在谈心惜别。
这里有《鬼影实录》的影子,有点恐怖。之所以尽量详尽地还原影片前半段,因为太多细节直接牵连着后半段,无法不顾。随着刘建的日记,故事似乎要重新开头。
故事的另一个开头。1995年,宋其十岁,父亲发生海难,但侥幸生还。但母亲已经因为海难,在律师刘建的帮助下获得了抚恤金开了杂货店。于是父亲隐姓埋名在外打零工。母亲与刘建有了更深的关系。(刘建在日记中反省这段越轨的感情,自问难道是因为彼此需要,因此是否产生爱情不得而知。)父亲思念妻女心切,趁着一个雨夜回到家中,发现妻子在与旁人偷欢。激烈争吵下,父亲用情人送给妻子的橙色丝巾勒死了妻子。而十岁的宋其从里屋通过玻璃上的见光小洞看到了这一幕,但并未看清凶手的清晰面目。
母亲遇害成了无头案。律师刘建领养了宋其。宋其和刘建的儿子刘东青梅竹马长大,渐渐暗生情愫。刘建反对两人交往。多年后,刘建收到当年案子凶手的来信,称自己时日无多,想要见宋其一面。刘建一人前往新疆赴约,途中遭遇车祸死亡。伤心的宋其在打开刘建保险箱拿卷宗时,意外看到刘建的日记。通过日记知道惊人真相,遂独身一人驱车新疆寻人。化名王铁辉的父亲已重病在身,告诉了她当年的全部真相,安静地死去。宋其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家,残忍的真相让她无法面对,如瀑的黑发一夜变白头,于是戴起假发(影片开头的梨花头。)自己编织了一整套幻觉,开始了影片开头的生活。
宋其在连串的刺激中重走了当年的故事,最终有所释怀。她再次游过湖水,来到暗河,按照父亲的遗愿将父母二人骨灰合葬。游回岸上的途中,摘去了梨花头假发。露出了片头惊鸿一现的花白短发。生活露出了真相,宋其接受了真相。
故事的结尾,宋其回到秦皇岛。她和刘东整个成长和青春的地方。在海边。
刘东:我一直在找你。
宋其:其实你一直都没离开过我。
刘东:自从你走后,我才知道,我一直爱你。
宋其说:我知道。人群的仰望惊叹中,
罕见的海市蜃楼奇景成了最后的画面。
整部电影是在讲述一个有点复杂的故事,但吸引人的又不只是曲折的情节那么简单。很多高手研究起幻觉入口。镜面反射、水云云,充满细节。音乐、画面暗藏玄机。我很狭隘。我只关心情节。宋其会陷入精神分裂般病态的幻想中,并非偶然。
弗洛伊德闻名于世的“童年阴影”理论认为: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童年的阴影会影响成年之后的世界观。人的意识部分如同冰山露在水面上的一角,而潜意识却是冰山在水面以下的巨大部分。潜意识虽不为人知,但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地支配着人的行为。而这些童年创伤,因为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大多被压抑到潜意识区域。虽然我们认为它已经不在了,但一不小心被某事触动,它还会跳出来,让你痛不欲生,甚至情绪失控、行为失控。
宋其十岁时候亲眼目睹母亲被勒死无疑在内心形成强大震撼与创口。埋在她心中,使得她刚入刘建家对其有所排斥。在后来自我编织的幻境中充满了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在第一次读到养父刘建日记的时候,事实给了当事人强烈的内心冲击。对养父,最初单纯的感激与爱中夹杂进怨恨的复杂情感,宋其看着养父遗像,流露怨恨表情。对母亲,印象中的母亲给予的已经模糊的关爱,女儿对母亲天生的疼惜亲近(宋其在片头与病人谈天中提到母女的关系暗藏了她的心理),和母亲背叛父亲的偷情,即使她死去,宋其也无法不在内心有些许矛盾。对父亲,他全心全意为母亲和自己着想,却遭到母亲的背叛,但他又是杀害母亲的凶手。宋其也无法纯然地爱或者恨。对所有至亲至爱的人,宋其爱恨交织,无法去怪责任何一个,却又爱着任何一个。她痛不欲生,只能逃进一个完美的幻境里,在幻境里,她的父亲还安详地活着。她和刘东相爱多年。她的生活相对富足,她的事业有声有色,没有衣食物质之忧。
但是伤口无法抹去,在潜意识里涌动,最终幻化出一个看似合理,其实充满漏洞的俗套故事。她在幻觉里扮演了父亲当年的角色。刘东是她母亲的角色。她深爱刘东,害怕失去,几近恐慌。但刘东已然厌倦了她。周小西是闺蜜,是最亲密的朋友。可能是因为对爱情的不自信,她魅力风情的女朋友成了她幻想里的敌对方。但她爱着小西,就像爱着带给她温暖的养父刘建。像父亲当年干的那样,她杀死了背叛自己的周小西,继而背负上沉重的十字架。梦里她不断的后悔。这里的宋其说了一句话:有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就没有办法回头了。她想要藏进幻觉,逃避伤害。就像有些明知受伤的话即将出口,有人会堵住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她希望一切悲剧都没有发生,父亲没有遭遇海南,母亲没有偷情。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就没有办法回头率。她的潜意识里也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幻境中,警察刘建不放过她,始终在追她,她被逼到死角,最后被迫跳脱出了幻觉,回到了现实。第二次读日记,交织的回忆渐渐苏醒。宋其重新活了一遍,这时她原谅了所有人。
导演李玉说:中国是一个很压抑的民族,尤其是这个时代,大家追求物质的时候很开放,可以各种手段,但非常忽略自己的心灵。当外部遭受重大刺激的时候,没有信仰的支撑,精神和心理就会有很多偏差甚至崩溃。从这个角度看,《二次曝光》逼迫观者拨开遮掩的衣裳,窥视自己包裹的灵魂。每个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受到伤害,隐忍压抑着熬过创伤期是人群中的常态。但没人知道,这些深深的伤口潜入到意识之下,左右着自己细微的情绪,有的变成性格的缺口,有的欲盖弥彰,一触即发。我们无法不关照自己的内心,就像精挑细选每一件遮羞的华丽衣裳一样。宋其在幻觉中挣扎着弥合了内心的伤口,最后坚强地回到了生活中。
在整个现实的故事里,只有一个人没有伤害过宋其,是刘东。有一个细节。在宋其驱车到达新疆的时候,刘东打来一个电话,宋其掐掉了,没有接。如果接了,她必须解释她的新疆之行,解释她的母亲,刘东的父亲。她需要独自去接近整个真相。另一个细节,刘建当时反对刘东和宋其的交往时,日记里写道:我跟她妈妈有那么不堪的过去,我不能让他们的生活再次蒙上阴影。那时候的宋其认为养父只是顾忌世俗的闲言碎语。可能年轻气盛的时候都是无法理解长辈反对的深意的。如果没有反对,刘东和宋其过早的在一起,他们迟早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它像个定时炸弹,摧毁整个神经,更会让他们失去相爱的勇气。所以,我喜欢故事的发展。宋其在伤痕中自己站了起来,她是完整的,真实的,不逃避的,包容的。有人说海市蜃楼象征着希望,我想这时候的宋其和刘东在一起,是时候了,我也喜欢这个结局。
http://s11/mw690/6b32353dhccb6c8d360b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