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土沟向西,翻越阿尔金山就进入了新疆。
新疆古称西域,或西域三十六国。此行原想遍访古国遗址,多了解一些新疆的历史和现状,但实行起来颇有些力不从心。
从阿尔金山下来,首次接受安全检查。荷枪实弹的特警将我们拦下,查验身份证件。此情此景,跟影视剧里一样。在新疆,每到一地都有例行检查,这也不断提醒我们,旅行中要注意安全。
过了检查站,按预定计划,先去距离最近的米兰遗趾。米兰古城即楼兰国伊循城,汉朝曾在此屯田驻兵。遗址保存现状令人失望,残垣断壁没于黄沙,几乎没有拍摄价值。更糟的是,跟着GPS走乡间小道,在狭窄的沙土路上陷了车。先是瓜刘倒车差点滑进左边沟里,路边的土非常疏松;脱困后换人驾驶,巴依向右打轮过多,这回更悬,右前轮大半悬空,再前进就会侧翻进沟里。沟虽不深,也有可能提前结束这次旅行。此时左前轮打滑,右前轮空转,整辆车已动弹不得。想办法,去景区门口找到一辆四驱车,花钱请人家把我们的车拖了出来。
都是老司机,怎么会搞得如此狼狈?想来是古城亡灵作怪,不希望人们来打扰他们吧。这件事迫使我们打消了前往小河墓地和楼兰古城的念头。那些古迹位于沙漠深处,两驱车难以胜任,不如直接去若羌的楼兰博物馆看出土文物。
据史料记载,楼兰古国位于若羌县境内的罗布泊西岸,是通向西域诸国的咽喉。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打通“丝绸之路”,曾多次派遣使者经由这里出使西域诸国。当时的楼兰国夹在两大强国之间,或臣服于汉,或降附于匈奴,不可能保持真正的中立。楼兰为匈奴势力控制时,屡杀汉吏,劫掠商人。汉武帝曾派兵前来讨伐。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干脆命勇士杀楼兰王尝归,立其弟为王,改国名为鄯善。唐代,若羌成为吐蕃势力范围,唐蕃两军多次在楼兰激战。此后,楼兰国神秘消失。近年来的科考结论认为,是气候干旱、沙漠扩大和连年战争的综合作用,导致楼兰国灭亡。作为旁证,当年波光粼粼的罗布泊,如今也已经干涸。
新疆天黑较迟,在若羌稍作停留,我们决定继续前行,到且末投宿。且末当年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后被鄯善(即楼兰)兼并。唐僧取经,曾在且末停留。
且末的街面十分冷清,除了我们几个,没见其他游客。看来暴恐事件对南疆旅游业影响极大。吃完晚饭,瓜刘为我们采购了西瓜和馕。西瓜两元一公斤,相当便宜。瓜刘信奉养生学,一路上申请多吃蔬菜和水果。在新疆,我们每天必买一个瓜。因为赶路,很晚才到目的地,通常是半夜吃瓜,一次吃不了,第二天一早由瓜刘包圆。
“要吃瓜,找瓜刘。”巴依为他起的这个外号,倒也十分贴切,甩都甩不掉。
巴依自己的外号是一位女导游给起的。导游说,新疆人互称巴依就跟广东人互称老板、先生一样,他真信了。事实上,巴依长得像新疆人,有车有房,兜里银行卡比我和瓜刘的加起来还多,出来旅行又因呼噜声绵长而高亢,为自己赢得住单间的特权,喊他巴依一点也不冤。
巴依喜欢交际,到南疆依旧不改。那天晚上,宾馆保安到房间修灯,闲聊中听说小保安晚上在宾馆值夜班,白天要去外边兼职,挣钱为母亲买药,是个孝子,于是巴依硬塞给他500块钱,说是为了增进民族团结。当天夜里,住单间的巴依听见有人敲门,刚才还高唱民族团结,这会儿又深信,恐怖分子拿他巴依当大款,找上门来了。这哥们胆儿挺大,找不着自卫武器,提着不锈钢电热水壶就去开门,还好进来的是小保安。人家怕我们明天走得早,连夜回家一趟,按老娘嘱咐,给巴依送来一袋核桃和几个馕作为回报。临别,两人互加微信。
那几个馕是家中存货,硬如锅盖,敲着带响,里面搀有核桃仁,嚼起来倒是挺香。
1 我们的座驾——瑞虎3。
2 翻越阿尔金山途中。
3 天气欠佳,戈壁又起尘霾。
4 路过阿尔金山——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看见几只不戴缰绳的野骆驼。借路牌标注一下,并非此处。
同车朋友以为是家骆驼,没有停车。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机会。
5 若羌盛产“楼兰红枣”,有中国红枣之乡美称。猜这些可能是枣树。
6 在干旱的沙漠,它们就是最美的花。
7
8 前方就是米兰古城遗趾。
9 我们在附近陷车了。

10

11
12 每个县都有免费博物馆,时间富裕时不妨进去看看。
13 若羌岩画,古人涂鸦。
14 博物馆广场。“楼兰”花环质朴庄重,后方那只方鼎却质地粗劣。“鼎盛”二字颜色尤显突兀。
15 无论楼兰还是若羌,昔日难言辉煌,今天也谈不上鼎盛。
历史上,处于鼎盛时期的王朝总是短暂的,鼎盛之后必然衰亡。
16 博物馆正门左侧是标志性浮雕——楼兰姑娘。她用忧郁的眼神,述说着亡国的伤痛和迷茫。
然而,据测定,真实的“楼兰”姑娘生活在4000年前,那时她所代言的楼兰国还未诞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