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化羊耳峪的贝勒延信生母墓

(2012-11-26 01:31:25)
标签:

燕化羊

之中

王肃

毕冯

古迹

杂谈

分类: 清代墓葬精华

燕化东流水村有晚明清初贰臣冯铨生母墓,虽拆毁殆尽,然尚有雕花文物在村中散置,一碑亦挪至金陵保护存放;在其西北方,亦有一位清代国胄生母之墓,即温良郡王猛峨之子、原封多罗贝勒延信生母高氏之墓,这墓宝顶尚存,可说完好。京城清代宝顶遗迹本就不多,这一处虽早游访,亦广为人知,但仍觉应记录于此。

温郡王猛峨并非皇子,而是清肃武亲王豪格第五子。豪格之四子为显懿亲王富寿,即清代铁帽子王肃亲王府之承袭者,温郡王虽并非肃亲王,但其园寝与肃亲王诸园寝相近,在朝阳劲松。在冯其利先生《清代王爷坟》与《京郊清墓探寻》大作之中,对显懿亲王、温良郡王墓皆有论述。在冯先生对多罗贝勒延信之生母墓描写考证文章之中,详加阐释、引经据典、清晰而且明确,本人按冯先生之记述而得亲至其地观瞻,若非拜读先生之佳作,恐怕今尚不知此一古迹之存在。

文中所记,多罗贝勒延信生母,即温良郡王猛峨之庶福晋高氏墓,在羊耳峪普光寺西坡。高氏墓不在劲松,恐与延信在雍正朝之获罪有关。羊耳峪村在燕化之北,与“卓尔不群”大象石毗邻。约五、六年前,读毕冯先生文章,遂去羊耳峪村寻找这宝顶。羊耳峪村今已是繁忙闹市,街道虽人来人往,但本地居民并不多,许多行人虽居住有年,但多是在燕山石化建厂之时而迁居此地,于是对清代文物,似并不知情。我先后询问数次,未果,只有见到街道之西,尚为村落,而且高山迭起,似为筑墓之佳所。于是驱车向西,进山而走。沿山路西北行,渐入无人之境,路旁野树稀疏,加之秋末寒天,甚感荒芜。路上并无岔道,只有一直前行,山根之处,有一大门,似为某单位,无人看守,穿门而入。院中亦无人,或因休假缘故,加之山前无村,鸡犬之声不闻,遑论人声。只有仔细在院中逡巡,终在锅炉房前,见到一位值班工人,细问之下,遥指北方,但见北侧山凹之中,仿若有一圆顶之物,遂大喜。

趋近之时,才见一院墙横亘于前,盖其单位围墙也。若不翻墙,则向山中绕行,不知期年可至也。墙头玻璃碎片若干,幸深秋衣物厚重,便无割伤之虞。翻出院墙,寻路而上,才见半山之中,一宝顶歪斜在上,速趋前,终于得见。这宝顶体量不大,冯先生所言为红色,今观之早已褪色成土黄,宝顶中有一巨大裂缝,其内以两木棍垫支,似行将撬翻之,未知何意。宝顶下有盗洞一,近年闻周莎氏曾遁入其中,查之乃三合土地宫也。余在山坡观之地形,久不能明其方位堪舆。按筑墓可筑于山间,但一要修整地平,二要加以建设,两相为之,园寝营建之始可成也。但高氏宝顶所在周遭,并不见任何人工修整痕迹,感觉即在山腰之上,开出极小一块平台,然后盖造宝顶一座而已,令人感觉狭窄逼仄。或原有台阶、甬道等物,今不见其迹也?参观完毕,恶翻墙,于是绕山而行,约一刻钟即到山前院落门口,遂觉翻墙之举实在多余。

今查地图,见宝顶所在旁一村,名“铺王寺”,盖普光寺谐音也。

燕化羊耳峪的贝勒延信生母墓
远观此宝顶。
燕化羊耳峪的贝勒延信生母墓
宝顶上裂纹处,人为楔入的两块木头。
燕化羊耳峪的贝勒延信生母墓
这样做,除非是文革时有意毁坏,否则不会如此为之。盗墓者若如此,那还是别干这一行了。
燕化羊耳峪的贝勒延信生母墓
另一角度,我反正看不出这墓当初是什么模样,周围山形不像是人工修造过。那么难道当初修建时候就是这么一座宝顶而已,连上山的台阶什么的都没有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阳高阁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