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仪天下
石仪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86
  • 关注人气:8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伊藩厉王墓

(2012-08-06 19:35:47)
标签:

洛阳

伊厉王墓

伊藩

朱元璋

二十四子

石碑

杂谈

分类: 明代藩王墓专项

本在09年春节游访洛阳的时候,就打算去磁涧看看伊厉王墓,但因时间不敷,便取消了。待上月真的去了,觉得上回的取消还正合适,因若乘出租车去磁涧,司机只将我们几个放在国道旁的话,步行与询问间,若求访成这一冢二碑,恐怕要至少用去半日时光。上回在洛阳古墓博物馆购《洛阳文物志》一册,见有伊厉王墓条目;前日在网络见到伊厉王墓成为三普地点,工作人员制作碑石拓片,于是推知这处明代藩王墓至少尚有遗存,在这次河南之旅中,将明伊厉王墓作为第二日第二处寻访地点。

车从石陵乡回到国道,阴霾已缓和了许多,从宜阳县向北而西,到新安县磁涧镇。明伊厉王墓在磁涧镇北老井村,从GE上可以见到大老井、老井村、小老井几处,这缘故可能因除伊厉王墓本身外,还有后代伊藩诸王筑墓于此。按伊厉王名朱㰘,明太祖第二十五子,除二十六子朱楠幼殇无爵以外,伊厉王是明太祖诸子藩王中最年幼者。因其年幼,脾气秉性等等均令人费解。史载,伊厉王“好武,不乐居宫中,时时挟弹露剑,驰逐郊外,奔避不及者,手击之,髡裸男女以为笑乐,永乐十二年薨”。不仅嗜血好斗,而且淫邪无状,否则其兄长成祖朱棣何忍以“厉”字谥之?伊藩诸王,承袭朱㰘爵位与喜好,将河南府洛阳诸地辖境搅扰到嘉靖四十三年,世宗皇帝终忍无可忍,将末代伊藩哀王朱典楧废为庶人,伊国爵除。伊国既亡,万历四十二年,福国再建藩于洛阳,行止仍同伊藩无异。有明一代,洛阳人民可谓水深火热。

车行至老井村西,遇一大爷,已居住该地有几十年余,但在我再三询问下,无论石碑、大冢、朱王坟、伊厉王墓、老坟头等等,都并不知道。上车与梁哥商议,可能因老井村境广大,伊厉王墓湮没较早,并不出名,导致距陵园较远的民户,对这古迹并不熟悉。又深入村中,再问时,一中年男子告知村西南有冢子,再向西南行驶不远,当地人才清楚了解冢子方位,待到冢北人家询问时,一位大爷终于告诉我,那是周厉王墓,并带我们前去。伊厉王不是什么好王爷,薨逝几百年后,伊藩的国名早叫人忘记了,而一个厉字的谥号,却长存百姓心中,很令我们慨叹唏嘘了一番。当日雨才停了,路不好走,那位好心的大爷在坑坑洼洼中带我们走出好远,我至今感动不已。

伊厉王的大冢,夏天看上去就是一座覆满绿色的大包,几乎见不到夯土的痕迹。绕过村庄,可以在冢前见到两方埋没过半的御祭碑,一为景泰年,一为天顺年。两方石碑均园首而粗疏,想是皇室对伊藩并没有什么良好印象。英宗皇帝可能因代宗御祭过一次,复位以后,为向诸兄弟子侄表示恩宠,于是也来御祭一下这位曾叔祖。在伊厉王墓上,见到这两方石碑,也仿见夺门之变后,明帝国皇室成员间的微妙关系。

参观拍摄后,回到那位大爷家门前,听大爷说一说伊厉王墓的故事。这伊厉王墓原有两座大冢,大爷说一处是周厉王的,另一处是朱元璋二十四子的,地宫里进去就出不来,二十四子是战死沙场云云,还说到村中的周家祠堂,我误以为是朱家祠堂之讹传,后又在村口见到清末周家祠堂记事碑等等,那又都是后话了。

明伊藩厉王墓
伊厉王墓冢近观。
明伊藩厉王墓
只能见到天顺年号的御祭碑。可能是拓碑的工作人员在制作完拓片以后,为保护石碑不受破坏,将其重新埋入土中。
明伊藩厉王墓
景泰元年御祭碑。
明伊藩厉王墓
可以见到“曾叔祖伊厉王”几字。在皇室宗亲宠锡优渥甚重的明代,一块亲王御祭碑雕凿如此粗疏,真令人不可想象。
明伊藩厉王墓
伊厉王墓上两块御祭碑与墓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