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佛寺的李荣墓

标签:
石像生善佛寺李荣墓杂谈 |
分类: 明代墓葬精华 |
李荣墓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所在,风间兄曾经著文,描述他两次寻访未果的经历,虽访古不成,但文章意境悠然,十分值得品读。我在风间兄两次寻访不成之后,邀约他,并侯老师、王雪一起,再次试图征服这处迷离的墓葬,这一次,我们终于如愿以偿。
首先是定了一个一定达到的目标,那就是白石港的莫英墓。从双泉寺附近的山路登山,在密林矮树中翻越山间,不知怎的,沿一条小路,竟真的曲曲拐拐的到了莫英墓,关于此地,我以后著文再行记述。从莫英墓出,不一会便到达香巴拉山后的防火道上。风间兄仔细研读过地图,知道应从挂甲塔一直向西,便可直取李荣墓了。于是我们沿着防火道下降,到达挂甲塔旁。城垛上的大黑狗,忠实地看护着挂甲塔,它是那样的可爱,一个可爱的卫士。沿挂甲塔西边的小路走,两旁都是废弃的荒村,恐怕是交通不便的缘故,原来生息在此的山民们,全部放弃了自己的住所,搬到山外更加方便的地方去了。留下的一座座空屋,如果是在雨天或阴霾的时候,一个人单独行走在这里,还真有几分可怖的感觉。到达无字碑,便不能继续沿路向前,否则又会回到挂甲塔,成为一条闭环的道路。前方的蒿草丛,是到达李荣墓的唯一途径。幸而是临冬的时节,草虽还高,但已经枯黄,没有毒蛇虫豸之虞,在荒草丛中,散落了一些汉白玉石构件,许是善佛寺之遗物吧。从这里,要进入下方的一条山涧,山涧里没有了水,但被水洗刷过的巨石的痕迹仍在。越过这些巨石,便到达李荣墓所在的军营。我们到达的时间太幸运了,正是中午午休时间,这个兵站里无人活动。我们并不知道李荣墓那组精美的石像生之所在,但又不好大摇大摆地向前去,于是便之好在楼后面寻找。更加幸运的是,这组精美的石刻,正好位于大楼的后方。于是记录一番,玩赏一番。
觉得够了之后,收起相机,向兵营门口进发。兵营里的士兵发现了我们,友好地请我们从正门出去,我想这恐怕也不是军事要地,游览一下倒也无妨。不过,误入军营总归是不好的,诸君应引以为戒,善哉。
李荣墓人牵立马,是最精美的一组雕刻,也是如今北京地界石像生中最精美的一对人牵立马。牵马者身上的飘带仿佛随风飘动,立体感极强。
另一尊人牵立马石像生,衣褶清晰,人物动作十分到位,有大气风度。
武将,持剑,大腹便便,体现明代达官贵人优异的生活状态,以及武将那种孔武有力的作风。
石碑。其实李荣作为太监,虽权倾朝野,但石仪也不好雕凿硕大。所以整体感觉李荣墓墓地石仪包括石碑均是“小一号”,虽小但仍旧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品
地宫废坑。废坑中长出的树木都已经很高,可见很久之前便已经将地宫完全拆毁了。
文臣和一废弃赑屃。文臣手持笏板,衣褶雕刻生动。惜李荣墓地的石像生所有头部均被盗窃。从《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上看,丢失已有时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