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半壁店的仪慎亲王墓

标签:
平桥地宫废坑仪慎亲王永璇昌平杂谈 |
分类: 清代王爷坟专项 |
如果是深秋的光景,北平有一条满地金黄的林荫道,值得游走。那便是昌平境内沿京密引水渠北岸的公路。而这样一条公路,不单自然风光优美,路的两旁亦有人文景观值得观赏,如龙山白浮泉、恭忠亲王墓牌坊、东燕州城址等等,如若说在半壁店村的仪慎亲王墓石桥,那仅仅能算是一处可玩赏的小景了。
仪慎亲王永璇,乾隆皇帝第八子,是乾隆皇帝入葬昌平地界诸皇子之一。除永璇外,尚有履亲王永珹、成亲王永瑆、庆郡王永璘等乾隆皇子在昌平地界长眠。永璇是清代王公中的寿星,做事谨小缜密,也许是其长寿的秘诀吧。半壁店村恐怕是由于村北的山峰呈半壁之势而得名,那座巨大的山峰,在午后斜阳照射下,显出威严的仪态,十分壮美。如果去瞻仰仪亲王墓,不单有这样一座半壁山作为标记,在公路旁,还有一座巨大的村名标牌,访古者应不会错过。如今的仪慎亲王墓,仅余石桥二,宝顶废坑一,对于并不特别热爱墓葬艺术的人士来说,观赏价值不大。据说在民国,还有牌楼残存,后来被链车拉倒变卖了。我在第一次去仪慎亲王墓时,向在宝顶废坑旁干农活的大叔讨教,大叔告诉我,这地宫里的汉白玉全部起出了,之后有一阵形成很深的大坑,现在用土填埋了不少,显得不那么突兀了。之后,又提起以前曾有一年龄稍大的人曾到此访问过,问的也是他,细问之下,那个当年的人竟是冯其利先生。而这位大叔也是知道仪亲王墓典故较多的村民之一,徐作厚先生。我能聆听到这样原汁原味的墓地沿革,也是我在诸多墓葬走访时梦寐以求的东西。游览完这处古迹,正是午后的光景,看着冬日的这一片寂寥,不由得醉了。
仪慎亲王墓地石平桥。如今是昌平文保单位。该桥应不是作为神桥建设的,而是月河两侧的平桥,仪亲王地位较高,神桥应更加华丽美观。
西部的小平桥。一种说法是为小口坟地前的石桥,但也不排除类似鬼子六墓地上不规则的文河河道上筑造的小桥。
坟地的古井。不知是否为古井,村民告诉我说当年王爷坟园子地中浇地的水便是从这里取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