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孟家岭镇历史沿革

(2022-12-23 10:08:06)
分类: 梨树县历史

梨树县孟家岭镇位于县城东南40公里地处半山区,境内低山丘陵起伏。大架子山海拔511.2米。山上植被茂密,森林面积占全镇土地面积42%,为全县重点木材产区。矿产资源丰富,大顶山、马家油房和孟家岭西山等地埋藏大量石灰石、硅灰石和铜、铅、锌、煤炭等矿产,还有药材、野生山果、山野菜、野生菌类、山林树木等其他自然资源。孟家岭镇辖孟家岭,苏家、下安、大河沿、大沟、二道沟、潘家沟、四台子、马家油房9个村1个社区、79个村民小组、65个自然屯,镇驻地孟家岭屯。

早在明末,本区域的赫尔苏门就为驿站。清初,这里由盛京将军节制,被封禁二百多年,成为蒙古达尔罕王的游牧地。嘉庆七年(1802年)朝廷准许流民垦荒,人烟凑集形成四台子屯落,后来齐家的八翰林出生于所以四台子名声很大。冬青树屯也是个古老的屯落,约在250年前,一刘姓从山东迁于此开荒占草因这里有一株大榆树上长了许多冬青(槲寄生),结出橙红色的浆果,所以称此屯为冬青树屯。清顺治年间形成了猴石屯,因此屯子北山上有块天然石头形状象猴子,故起名猴石屯。还有趴虎沟的传说、冬青泉的传说、石牛沟的传说、黄美沟的传说等。

康熙二十年(1681),柳条边从孟家岭境内通过12公里赫尔苏门驿站在这里挖一道边壕,在边壕的中间修了一个大门,其门与赫尔苏相对,故称赫尔苏门。赫尔苏为满语,意为“折腾”,即多战事。赫尔苏门驿站成为宫府传递文书和军事情报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孟家岭在壕南,称“边里”。壕北谓“边外”,归梨树县管辖。

朝末期,四台子的齐氏家族施(复姓太史家族远近闻名。人才荟萃买卖兴隆四台子为集市贸易点,开有同仁宫、永发德商号,还有榨油、绸缎、布匹、首饰、杂货等门市部。两大家族,先后5人进士6人中举,1人入贡,2人省长,7人知县。

孟家岭地名形成较晚,是民国初年实行归户并屯,有一个姓孟的住在西岭下,后来有

不少户在附近建房,逐渐形成屯落,故称孟家岭屯。境内还有个前乌拉脚沟屯,这里的人家很穷,每年秋天在沟里割些靰鞡草,到冬天絮靰鞡防寒,这里的男人都穿靰鞡,俗称靰鞡脚沟,为区别前后两个屯,此屯叫前靰鞡脚沟。

1939伪满洲国将伊通县四台子村所辖的拉腰子、孙家、张家油坊、潘家沟、大沟、二道沟、下安、大河沿、孟家岭9个屯划归梨树县

19458月,日本投降后,共产党把梨树县划分为梨树和梨东两个县,孟家岭境内为梨东县辖。19482境内解放,梨东县并入梨树县,四台子大河沿等村归梨树县三区郭家店辖;马家油坊、下安,孟家岭等村归十一区石岭1956年归三区辖,孟家岭归四台子小乡195810月归郭家店公社辖,设孟家岭管理区19615月从郭家店公社分出,成立孟家岭公社。198311月,公社改孟家岭乡。198411月,乡改孟家岭镇。

20172月,经吉林省民政厅批复将梨树县孟家岭镇划归四平市铁西区管辖。20184月,四平市政府将孟家岭镇划归梨树县代管,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