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色故事||马安保领导的敌后武工队(一)

(2022-03-11 09:06:10)
标签:

梨树县

办事处

马安保

武工队长

分类: 梨树县历史

    马安保,山西省长治县人,1923年9月出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他14岁就志愿参加山西群众抗日组织西盟会。1938年参加八路军,在115师做卫生员,一次战斗中右眼被弹片炸伤致残,成为一只眼。1943年,太行四分区武工队小队长。1944年,太行四分区武工队分队长,活动在长冶。1945年底,辽北省四平市道东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46年1月,辽北省梨东县哈福区委书记兼区长。1946年4月,梨东县叶赫区长。1946年7月,辽北省二分区武工队(西安武工队)队长。1947年,辽北省二分区骑兵武工队(骑兵大队)队长。1948年,骑武工队队长、梨东县办事处副主任。1948年8月,开原县大队长,参加辽沈战役。1949年初,辽北省军区教导队大队长。1949年5月20日,南下江西,任江西景德镇市公安局长。1950年,江西省浮梁县公安局长。1951年,江西省鄱阳县公安局长。1953年,江西省公安厅疗养。1955年,江西省行政学院学习。1956年,先后任江西地质局人事处长、探矿厂党委书记。1960年,江西省上新矿务局第一副局长。1963年,八级部南昌齿轮厂建厂总指挥、副厂长。1967年,江西省第二化肥厂,先后任建厂总指挥、副厂长、顾问,直至离休。1983年,江西省新余市人大常委。
    在抗战时期的山西长治县,“马安保”这个名字为许多老百姓所熟悉,他率领八路军长治武工队轻装简便、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周旋在大街小巷和山间田野之中,沉重地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这里仅讲述他当年领导的一次小小的战斗。
    1944年夏,21岁的武工队长马安保,决心拔掉鬼子的老顶山据点。此据点封锁了解放区长治县城的交通要道,守护着附近日军飞机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据点的鬼子残暴成性,见人就杀,老百姓仇恨满腔,盼望着能早日消灭这群野兽。但是据点位于老顶山顶端的二座庙宇中,地势高,视野广,维修后更显得坚固,不便强攻。马安保决意智取,趁鬼子庙里老和尚下山来的机会,做好思想工作,并派武工队员徐忠山假装老和尚的弟子混进庙宇据点,配合武工队里应外合消灭鬼子。
     按照预定方案,中秋节的中午,老和尚以东道主身份对据点鬼子们说:“你们统统地去咪西咪西,由我的弟子给皇军看守炮楼”。鬼子领头一听有吃的,高兴地带领所有鬼子从三楼下到二楼喝“中秋团圆酒”。老和尚“弟子”、派武工队员徐忠山立即跑上顶层,即三楼炮楼,将通往二三楼间的吊门板吊起封死后,晃动日军白旗发出战斗信号不会儿,马安保带领10名“良民”打扮的武工队员从隐蔽处走出,挑着水桶佯装成送水工混进据点底层。不料一个下楼上厕所的鬼子发现他们的挑的水桶是空的,恍然大悟,便“八路、八路”地大喊大叫起来,所有鬼子从醉意中惊醒,慌忙向炮楼跑去企图抓枪抵抗,当看到炮楼早已被隔断,又不见老和尚踪影时,大叫“上当”!纷纷拆墙抛砖向下砸来,作垂死挣扎。马安保见此情形,放弃原先活捉的计划,命令队员开枪还击,仅10多分钟,据点23个鬼子全送上了西天。战斗结束后,武工队员将这座神庙炸毁,以防后患,老百姓们拍手称快,称赞他为民除了一大害。而身材魁梧的马安保与他干练的同伴带着中国人必胜的气概又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场合中。
   1945年底,马安保来到东北,任辽北省四平市道东区区委书记兼区长。1946年1月,先后任梨东县哈福区委书记兼区长、叶赫区长。1946年7月,任辽宁二分区武工队(西安武工队)队长。辽宁二地委和二分区领导西安(辽源)、西丰、东丰、开原、梨东(梨树县铁路以南地区)、清原等八县区武工队,坚持在敌后和边沿地区开展武装斗争,马安保所带领的敌后武工队,曾以其英勇善战,使敌人闻风丧胆而声名卓著。
   四平保卫战结束后,马安保随我军战略转移,与梨东县部分走散人员向东撤至桦甸。根据军分区首长指示,他和梨东县委副书记黄儒翰决定带领10余人重返梨东县,坚持敌后斗争。当时桦甸也将被国民党占领,有一座弹药库准备炸掉。马安保等用这座弹药库里的武器弹药,把队伍武装起来。用2辆大马车拉着10个掷弹筒(超轻型迫击炮)、1挺重机枪和足够的弹药,从桦甸准备返回梨东县。
    国民党军队这时正沿着四梅铁路向东推进,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在这样严峻形势面前,革命队队伍中有的人对前途失掉信心,产生动摇情绪,有的甚至叛变投敌。而马安保带着他的仅有10余人的武工队,绕开铁路从南侧向西深入到到敌后去,便发生了老营厂战斗。
    马安保带领两辆花轱辘车,拉着用伪装掩盖起来武器弹药,11名武工队员也都化了装,分前后坐在两辆车上,返回西安(今辽源)、梨东,都焦急地嫌车走得太慢。一天中午,经过西丰县老营厂,在那里吃完午饭,继续赶路,当行至一道山弯处,突然枪声大作,担负尖兵任务的2名武工队战士陷入敌人包围之中,在还击时牺牲。后边的武工队从车上跳下准备战斗,这时发现右边河堤也有许多人爬上来,穿的都是我军的服装。开始还以为自己人发生误会,后来知道他们原来是西丰县大队的重机枪排、县大队驻高丽墓子的一个连和高丽墓子区中队叛变投敌的叛匪。他们从三面包围了马安保的武工队,嗷嗷大叫着冲上来。武工队2名战士栖牲,这时连车老板在内只有9人。马安保手使双枪,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向叛匪还击。武工队年轻的战士小郑(郑思辽,郑鸿轩之子)抱着轻机枪猛扫,长枪短枪一齐射击。马安保手枪子弹打完后来不及装子弹,把腰里挂的6颗手榴弹拽下来,接连向敌群掷去。
    叛徒的第一次冲锋就这样被打下去了。马安保利用战斗间隙,立即做好了下一步转守为攻的战斗部署:先派1人迂回敌后做反包围假象以分散敌人火力,3人阻击两侧,其余4人由马安保带领攻夺正面山头的敌人指挥所。
    在对方展开新的围攻之前,马安保命令武工队战士用掷弹简向正面山头发射,在硝烟迷漫之中,一场以少胜多的攻夺战开始了。轻机枪在前开路,马安保顺山坡领先向上冲去。冲到半山腰,轻机枪管子打红了,子弹卡壳,只好撤回。敌人的火力从三面压过来,形势十分危险。马安保当机立断,一挥手,命2名老板抬起重机枪,再次向山上发起冲锋。
    重机枪猛烈的火力,打得山上的敌人睁不开眼睛,抬不起头。这时又突然听到背后枪响,以为被包围了,慌乱中不敢恋战,忙向一侧集拢。马安保武工队的轻重机枪趁势攻占山头的敌人指挥所,居高临下向两侧敌人发攻击。这是马安保带领的武工队,在返回梨东县根据地的途中,初试锋芒的第一仗。在敌众我寡陷于三面包围的时情况下,主动出击,硬打死拼,把200多名叛匪打得狼狈不堪,死伤惨重,扔下21具尸体,带着30多名“彩号”,向老营厂方向逃去。
    这天半夜,马安保的武工队赶到野鸡背,在那里见到二地委书记兼二分区政委的李砥平和二分区司令员管松涛,向首长汇报了在老营厂附近与叛匪交战的情况。首长赞扬他们说:“下午听到东边的枪炮声打得很激烈,我们还以为是主力部队呢,没想到就你们几位在那儿干上了!”管司令听完汇报后,派一个连的兵力,奔赴老营厂去追歼这股叛匪。
    红色故事||马安保领导的敌后武工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