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连贵大饼熏肉”的第一代传人——李尧

(2020-12-08 17:48:44)
标签:

梨树县

四平市

李连贵肉大饼

第一代传人

李尧

分类: 梨树县人物
       李尧(1904~1979),男,汉族,1904年生于梨树,祖籍河北省滦县柳庄人。李尧的父辈弟弟5人,皆以制做出售大饼、熏肉为业,李尧的伯父李广忠(乳名连贵)是地方名风味食品“李连贵大饼熏肉”创始人。李广忠壮年无子,李广恩将其子李尧过继给长兄李连贵为子。李从少年时代即随养父学习制做大饼、熏肉的技艺。因其聪
颖过人,勤学好问,深得养父宠爱,悉心传授,使李尧成为“李连贵大饼熏肉”的第一代传人。
      李家父子既善于研究技艺,又颇谙经商之道。1936年至1940年,他们在通辽开业时,因蒙族人喜食牛羊肉,以猪肉为特点的熏肉大饼经营状况不佳。李尧随同养父遍访通辽烧饼铺,博采众长,潜心研制,每种烧饼的配料、制法均揉进自家精华,并增加麻饼、糖酥、佛手、火勺等花样品种,色味俱佳,成为通饮食行业的抢手货。李连贵父子用独特的配方制做的元宵也超群出众,技盖同行,每次上市均被抢购一空。
      1940年,李连贵因脑溢血溘逝通辽。翌年,李尧返回梨树,回到其生父李广恩身边。广恩自付李家大饼肉声誉日高,且人丁兴旺,应到外地辟建分号,一则扩大影响,二则增收创益,遂命李尧偕堂弟李英于1941年来到四平,在道东北市场租5间门市房,成立李连贵熏肉大饼铺。开业不久,名声大噪。此时,李尧的技艺日臻成熟,饼肉双绝。他以大公丁、肉寇、炒仁、贡桂等多种中药材为香料制作的熏肉,不仅风味特殊,且有健胃助脾行气宽中之作用。其特点是“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耐腐力强,香味悠长。”用煮肉老汤和面烙的大饼,香软多层,层薄似纸,饼层之下字迹可见。李尧鉴别猪的本领更属超人,将10余口猪肉砍成小块混杂一起,他能辨认出哪块肉为哪口猪身所有,被同行叹为“绝活”。早期的李连贵大饼铺不卖炒菜,只卖熏肉、大饼、葱酱、大米绿豆稀粥。食后,沏枣水供顾客饮用。饼、肉独特风味,服务也为独家方法。
      李尧决心继承和发扬父业,把李连贵风味食品代代相传。1950年,李尧的次子李春生又到沈阳中街广生堂胡同开设李连贵大饼铺。顾客天天爆满。李春生为保持“李连贵”的信誉,绝不粗制滥造,采取定额出售的办法。熏制的肉、饼售尽,立即挂出“今日饼肉售完,请明天再吃”的牌子。不到半年,李连贵熏肉大轰动了沈阳城。
      1956年,李尧积极响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号召,自动申请将李连贵大饼铺改组为公私合营企业。李尧被任命为道里饮中心店副经理。当年,李以四平市工商界代表身份,晋京参加全国工商业者代表会。
      1958年9月,李富春、蔡畅等领导同志到四平视察。午餐,以李尧亲手制做的大饼、熏肉为主要食品,倍受赞誉。1959年,李尧参加统战系统组织的参观团,参观人民.大.会.堂等北京十大建筑。在京期间,李尧应邀在北京饭店献艺,请彭真、万里等领导品尝李连贵熏肉大饼,受到交口称费。此后,“李连贵大饼”“李连贵熏肉”更加闻名遐迩。省内外饮食业同行专程来四平学艺者日多,李尧不厌其烦,言传身教,并将祖传秘方公诸于世。1959年12月,李尧被选为四平市政协委员。
      1966年后,李尧受到残.酷迫.害。道东、道里的两处李连贵大饼铺均被查封。道东的改称胜利大饼铺。道里的改称新立大饼铺。饼形也改为长圆形的普通面食,李连贵肉大饼的风味荡然无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平市饮食服务公司又恢复了“李连贵熏肉大饼”老字号。此时,李尧已过古稀之年,他目睹载誉多年,倾注父子两代人的心血的李家风味食品又逢盛世,心情激动万分。在饮食服务公司党政领导派人协助下,将一生实践经验和李连贵大饼、熏肉制作方法整理成文,传留后世。他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本欲再展宏图,不幸于1979年1月春节前某夜,在家中煤烟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终年75岁。
      李连贵肉大饼被公认为名特地方风味食品,盛誉不衰。李尧的长子李春林、次子李春生;李尧的孙子李煜、李宝、李坚等均已成为风味面点名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